坐望南山 作品

第169章 一鼓而破!

 第169章 一鼓而破!

 因為大秦駐守隴西郡的主將辛勝,忽然毫無徵兆地出動十幾萬大軍,越過金城,對駐守在烏鞘嶺上的月氏下屬部落,發起了強勢而兇猛的攻擊。

 戰爭剛一開始,就進入了膠著狀態!

 各種攻城器械,輪番上陣,時不時還要發動正面的交鋒,儼然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

 烏鞘嶺,南臨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峽,嶺南是水勢湍急的金強河與水草豐美的抓喜秀龍草原,嶺北則是土地肥沃的安遠小盆地。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海拔3562米,山勢峻拔、地勢險要,乃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

 要想從隴西進入河西走廊,這個烏鞘嶺就是一道繞不開的天險。

 也正因如此,始皇帝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領大軍奪取了河套平原之後,面對這一道易守難攻的天險,才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沒辦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要想拿下烏鞘嶺,不知道要拿多少人命往裡填。

 這就是天險。

 所以,面對秦軍忽然發動的攻擊,月氏又是震驚,又是緊張,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烏鞘嶺。

 只有一個人例外。

 左賢王鬱惇!

 當他聽聞秦軍在烏鞘嶺忽然發動對月氏的大規模攻擊之後,頓時臉色大變。

 “快,快,弱水河,若水河!”

 左賢王鬱惇只覺得脊背發寒,渾身上下的汗毛唰地一下子就豎了起來。當即命令部族,扔下多餘的輜重,全力趕路。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此之前,趙郢的大軍,已經無聲無息地繞行到了弱水河畔。

 昔日,霍去病就是沿著這條河流,一路向南,攻入了河西走廊,從而徹底奠定了勝局。其實,在未經歷白登山的蛻變之前,中原民族與草原民族之間的戰爭,最重要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地利,一個是騎兵。

 河西走廊,易守難攻;茫茫草原,供給匱乏,後勤壓力巨大;沒有騎兵三件套,也沒有足夠戰馬的中原騎兵,在戰鬥力上無法媲美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騎兵。

 如今有了騎兵三件套,有了一人三馬的配置,趙郢的這一支大軍,已經彌補了戰馬和騎術不足的短板。

 而今,更是虛晃一槍,趁著所有人把目光都集中在匈奴王城的時候,玩了一手暗度陳倉,在那一萬五千名匈奴兵的帶領下,橫穿了在這個時代令人聞之色變的巴丹吉林沙漠。

 來到了這個河西走廊唯一的短板。

 弱水河畔。

 “此地,乃是月氏的咽喉,定然有重兵把守——”

 趙郢掃了一眼手下面色疲憊,卻精神振奮的一眾將領,伸出馬鞭,在地上的地圖上輕輕一劃。

 “我欲分兵兩處,一部沿合黎山北麓進攻,最大可能地吸引月氏兵力,一部沿著弱水河趁勢猛攻,擊潰一切來犯之敵。此戰,只准成功,不許失敗!”

 說到這裡,趙郢目光如電,環顧左右。

 “我欲親率領兩萬騎兵,沿弱水河,一路強攻,現需要一員大將,擔任合黎山這邊的重任……”

 “將軍,末將願往!”

 趙郢話音未落。

 韓信、章邯、王離、蒙瞻等人,就爭先恐後地站了出來,沉聲請命。

 雖然任務就是佯攻,負責吸引月氏兵力,但也責任重大,趙郢沉吟片刻,還是把目光落到了韓信的身上。

 如果不是擔心韓信個人武力不足,不足以攻堅克難,他甚至都想把弱水這邊的任務讓給他。

 歷史證明,韓信就是戰場上神一般的存在。

 但前提是,給他足夠的兵力,至於現在——

 趙郢並不覺得,以現在的兵力,在攻堅克難,摧城拔寨上,韓信能跟自己一爭高低。

 “韓信聽令!我給你精兵一萬,匈奴兵一萬,你沿合黎山北麓,一路強攻,務必最大限度地吸引住月氏的注意——”

 說到這裡,趙郢的聲音有些發冷。

 “此戰,生死不計!”

 趙郢此言一出,頓時人人凜然,趙郢的安排很明顯,那就是拿人命往裡填,要把月氏人的兵力死死地釘在合黎山一帶。

 “諾!”

 很快,任務部屬下去。

 韓信為主,蒙瞻為輔,陳平為軍師,帶領兩萬大軍,直撲合黎山北麓。而他親自率領王離、章邯和張良,沿著弱水河一線,直撲河西走廊!

 趁著天色尚亮。

 趙郢下令全軍休整,把所有人身上的肉乾、饅頭和炒麵都收集起來,放在一起,用大鍋熬湯。讓所有人都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頓熱乎飯,然後下令,搗毀了鍋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