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142章 匈奴侵邊

 第142章 匈奴侵邊

 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下幾個大字。

 改土歸流。

 其實,秦朝對百越的治理,並不短視。

 始皇帝平定百越之後,在嶺南退出來一系列穩定地方的措施,不僅在嶺南設置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推行郡縣制,還在相對發達的南海郡設置南海尉,震懾地方。

 同時,遷徙內地百姓,充實嶺南,鼓勵墾殖和與當地居民通婚。就連郡縣的官員也都是由中央朝廷派遣的,雖然這些人大多都是在朝中受到貶斥,不得不去的。

 但這並不影響對嶺南實際的治理,以及中原文明在嶺南的影響。

 不過這種羈縻政策,並沒有真正解決嶺南的問題,各部族依然擁有著高度的自治權限,朝廷無法像治理內地那樣,深入治理嶺南。

 即便是有幾十萬大軍鎮守,也不得不以忍讓三分。

 所以,當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趙郢不得不思考後世那個影響深遠的改土歸流政策的可行性。

 雖然後世證明改土歸流可行,但並不意味著這項政策搬到大秦也可行,明清之後,這項舉措之所以能夠推行,其實跟自秦朝以來,嶺南與內地百姓之間不斷交流,相互影響有關係。

 那是建立在一千多年的歷史積澱之上的!

 現在生硬的搬過來,大抵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一個不好,還會激起嶺南部族那敏感的神經,讓好不容易才平復下來的嶺南,再次陷入永無休止的戰亂當中。

 隨帶,也把早已經疲敝不堪的大秦,徹底拖向毀滅的深淵。

 想到這裡,他的臉色越發認真起來。

 經過始皇帝這幾個月來幾乎是手把手的教導,趙郢如今的政治眼光和智慧早已經今非昔比。他要的不是一個照搬照抄的改土歸流,而是一個真正能適合大秦和嶺南現狀的,簡化版本的改土歸流。

 所以,這份奏疏,他塗塗改改,寫了幾乎大半個晚上,一直到子時,才勉強改完。

 拿起來,重新審視了一遍,見沒有什麼錯漏,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看看天色已經晚了,也沒再回自己院子,而是直接在書房裡面的床榻上躺下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那張紙上寫下改土歸流那四個字的瞬間,有一位眼神靈動,眉目如畫的少女,正好走到他小院的門口。

 恍若心有所感,驀然停下腳步,抬頭看向趙郢書房所在的方向,眼中露出一絲詫異。

 那位有趣的皇長孫殿下的氣象又變了。

 她的目光中,宛若有了流光,秀眉輕蹙,滿眼不解。依然是變幻不定的命相,可隱約間,那一絲堂皇霸道的王氣猛然間又漲了三分!

 所以,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麼!

 聯想到剛才張良命相的變化,許負眼中的好奇的神色不由更濃了幾分。

 “有趣——”

 許負默然良久,忽然破顏一笑,轉身而回,腳步輕盈,宛若一隻暗夜中的精靈。

 ……

 就在趙郢熬夜琢磨如何治理嶺南的問題時,距離咸陽最近的河東、河內、三川以及原本作為趙國都城的邯鄲,卻有不少人正徹夜難眠。

 幾大車忽如其來的書籍,徹底打破了這些郡縣的寧靜。

 跟傳統的竹簡和木簡不同,那些書籍由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類似布帛的東西書寫而成,但就算是書寫,也透著一股子讓人看不清的詭異。

 所有的書籍的字體,竟然宛若一體,不差毫釐!

 這怎麼可能!

 邯鄲郡,故趙廣武君府上,一些故趙的貴族自發地聚集在一起,看著廣武君李左車託人從郡守府上得到的幾本書籍,不由面面相覷,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可曾打聽清楚朝廷此舉的用意……”

 一位鬚髮斑白的老者,眉頭緊蹙,看向坐在那裡默然不語的李左車。

 “說是要郡守府負責便宜賣給郡中少年,貧寒子弟,供他們學習閱讀,此後朝廷招賢納士,選拔官吏,這些書籍將作為考察的一部分……”

 李左車此言一出,所有人不由一片譁然。

 那些農桑之學,醫卜星象的作品還無所謂,但那本《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