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133章 墨家盡入囊中

 第133章 墨家盡入囊中

 “先生正在裡面會客,我這就進去為殿下通稟……”

 對於這位長公子的嫡長子,卓易神色異常地恭謹。

 趙郢笑著微微點了點頭。

 “如此,有勞——”

 卓易轉身進了院子,趙郢則神態悠閒地打量著這處草堂的陳設,比當初自己和始皇帝一起來的時候,收拾的整齊了許多,而且規模也擴大了不少,由原來的幾間草堂,變成了如今二進的小院子。

 院子裡甚至還起了一處涼亭,看著頗有幾分幽深和雅緻的味道。

 這個淳于越倒是頗為有趣。

 打量著這個變得越來越精緻的院子,趙郢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

 他如今貴為皇長孫,又開府建牙,聲勢日起,已經有了可以給人富貴前途的權柄。不怕人有所求,而是怕有人真的無所求。無欲則剛,一無所求的理想主義者才是最讓人頭疼的對手。

 ……

 小院裡。

 鬚髮皆白,一身縕袍的淳于越先生,正在書房裡煮茶品茗,招待一位身穿粗布麻衣,腳蹬木屐,揹負闊劍,面色粗獷,看上去如田間老農的男子。

 “……那皇長孫仁而愛人,不僅有長公子之風,深得陛下喜愛,而且他與當今陛下不同,對各家學說,並無成見,前不久,還曾發佈招賢令,公開考試,唯才是舉,你我兩家,未曾沒有機會……”

 說到這裡,淳于越親自拎起茶壺給對面猶如田間老農的男子滿上一杯熱茶。

 把茶壺放下,這才正襟危坐,神色誠懇地道。

 “正如老夫開始所言,我們儒墨兩家子理念,雖然有些差異,但殊途而同歸。矩子這些年,遊歷於江南,抵制朝廷暴政,所為者何?還不是為了平息戰亂,讓這天下久困於戰亂的百姓能得到一絲喘息之機,我儒家今日所倡導的一切,又何嘗不適合如此?”

 “非我儒家喪失氣節,卑躬屈膝,獻媚朝廷,貪圖富貴,而是如今天下一統,好不容易消弭了戰亂,讓老百姓有了喘息的機會,我們為了一些理念上的爭執,難道真的忍心再看天下動盪,民不聊生嗎……”

 說到這裡,淳于越臉上露出感慨的神色。

 “老朽原本也被自家學說矇蔽了自己的心智,拘囿於一家一姓之學說,差點成為誤了孔夫子的本意,也差點誤了天下蒼生嗎,直到前不久,老夫收到一封書信……”

 說到這裡,淳于越神色恭敬地衝著北方拱了拱手。

 “幸得一位隱士高人的指點,這才大徹大悟,知過去種種,皆為鄙陋,明心見性,有今日之所學……”

 淳于越一邊說著,一邊取過案頭一個木製的錦盒,鄭重其事地打開,把一份帶著自己的布帛,仔細地攤開,推到被他稱為矩子的男子跟前。

 “昔日,長公子從上郡歸來之日,若我這封書信的指點,老夫險些鑄成大錯——原本已被朝廷取走,此乃老夫臨摹的版本,矩子不妨一看……”

 形似老農的老者,沒有去碰跟前的茶盞,而是目光疑惑地看了一眼對面這位名滿天下的儒家領袖。他想象不出,到底是何人能夠讓淳于越這位一代大儒如此尊崇,甚至隱隱有以師視之的意思。

 見淳于越把布帛推過來,被淳于越稱之矩子的老者,臉色也不由認真起來。

 “……人活一生,草木一秋,所持者何?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

 看到這裡,被淳于越稱為矩子的老者,也不由肅然動容。

 這是大宏遠,大志向,比之於自家的學說理念,真的是殊途同歸,不過,立意更加高遠。

 怪不得即便是如淳于越者,也如此恭敬有加!

 此人必大德飽學之士!

 眼看著對面老者臉色的變化,淳于越就知道,這封書信恐怕真的已經觸動了這位墨家矩子的心思。

 臉上的神色不由更加誠懇了幾分。

 “矩子,如今秦一統六國,自此六國之間,再無征伐,這難道不是我們各家學派孜孜不倦,追求多年的夙願?秦皇雖然暴虐,但長公子扶蘇仁而愛人,有古君子之風,來日若能登臨大位,必然能寬徭薄役,與民休息,我們又何必執著於一家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