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我都沒有說完,你就說好?

 什麼! 

 大明八成官員都該殺! 

 崇禎雙眼睜大,內心震撼無比。 

 他知道大明官場糜爛,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糜爛到這種程度。 

 如若果真如朱慈烺所想那樣,那殺了這些官員,到哪裡去補充? 

 崇禎簡直就是不敢想象! 

 不過,崇禎也知道,想要革新,哪裡有不流血的! 

 再者,通過這段時間,崇禎對朱慈烺的瞭解,朱慈烺既然說出來,必定是有辦法的。 

 崇禎想到這裡,便迫切的說道:“烺兒,你說一說,缺少官員,該如何解決?” 

 “有兩種方式,其一,採用以山西舉人彌補做官,或者牽連不深者,戴罪立功!” 

 朱慈烺淡淡的說道。 

 這種辦法實際上也是中規中矩,但也是一個解決的辦法。 

 其實,山西的舉人,如果沒有考中進士,想要做官,卻一直沒有排上的,只有兩種人,一種就是受到排擠,一種就是能力不行的。 

 這兩種,都有大概率背後沒有貴族支持,如果有的話,也不會排到現在。 

 當然,世家肯定是有世家支持的,只不過是貴族與寒門的區別。 

 不管是寒門,還是貴族,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殺了一批,不過是換上另外一批。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那就只有降低讀書成本。 

 在古代讀書的成本是極高的! 

 通常情況下,寒門或者貴族還好說,如果只是普通的農家子弟,幾乎是要舉全族之力才能夠供養幾個讀書人。 

 這也就導致一種情況,宗族勢力出現,一旦有人中舉或者考上進士做官,就會出現瘋狂回饋宗族的情況。 

 畢竟,大家窮的時候,傾盡所有供你讀書,總不可能你功成名就,就不認族親了吧? 

 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貪汙腐敗,包庇的事情就會出現。 

 想要杜絕這種情況,唯有降低讀書成本! 

 這也是五年國策中的一項。 

 崇禎微微點頭,道:“烺兒,依你之見,山西佈政史該由誰來擔任?” 

 這可是一省最高長官,真正的封疆大吏。 

 而且,山西有著兩個軍鎮,北方門戶,一省最高長官十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