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寧背一世罵名,也要讓子孫享福!

 京師。 

 自從朱慈烺與崇禎商定好五年國策之後,朱慈烺可沒有閒著。 

 朱慈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推行新商稅,而像是滿朝文武猜測的一樣,似乎朱慈烺就是一個臺階。 

 朱慈烺從來沒有提過要推行新商稅。 

 朱慈烺先是去了一趟錦衣衛,讓錦衣衛調查京畿有報效國家之志,卻沒有做官,或者不得志的舉人和進士。 

 這是朱慈烺在為組建報社而做準備。 

 為什麼選用這些人,而沒有選擇朝廷的官員! 

 原因很簡單! 

 如今大明的政治局面很複雜,黨同伐異,基本上,想要做官,就要結黨。 

 這些人不用也罷。 

 而那些被排擠的舉人和進士,自然不用多說,他們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意味著他們沒有結黨。 

 除此之外,朱慈烺還派人去尋找宋應星與徐光啟,畢懋康。 

 宋應星可是明末格物論第一人,《天工開物》就是他寫出來的。 

 是世界上第一本格物論技術百科全書。 

 徐光啟的能力也不弱於宋應星,在崇禎一朝,他可是想要大力發展火器的,結合西方火器,對大明的武器進行改造。 

 關於武器方面,徐光啟瞭解的比宋應星還要多。 

 至於畢懋康,主要著作就是崇禎八年才成書的《軍器圖說》。 

 這也是大明發明燧發槍的第一人! 

 朱慈烺想讓大明走向一個工業帝國,那就缺不了這些人的幫助,他雖然有著後世很多的先進知識,但改造一事,他不可能親力親為。 

 所以,他打算交給宋應星和徐光啟,畢懋康來做。 

 宋應星與徐光啟負責工業,畢懋康負責改造武器! 

 這三人,除了宋應星在江西老家,徐光啟和畢懋康都在京師! 

 徐光啟現在正在編撰《崇禎曆書》,畢懋康現在在兵部任右侍郎。 

 事實上,此時的大明在火器設計和製造方面,處於世界第一,遙遙領先西方! 

 雖然燧發槍是西方最先發明出來的,但他們的製造和設計水平,遠遠不如大明,一百年都沒有實現大規模的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