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170章 邀請三賢


 劉封之所以要開發羽毛筆,是因為相比起毛筆,羽毛筆的書寫速度和效率要快上數倍。

 尤其是小字體,羽毛筆的功效是毛筆的十倍。

 一個新手就能熟練掌握羽毛筆,寫出小字體,雖然可能寫的非常難看,可一個新手是絕無可能使用毛筆書寫出小字體的。

 況且推廣紙張之後,劉封等以後統一天下之後,還想要尋找推廣簡體字的機會。

 當然,劉封推廣簡體字的用意可不是為了懷念自己的原有世界,而是簡化文字的教授和學習難度。

 降低學習難度,增加紙張產量,推廣硬筆字,研發活字印刷。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增加教育普及度。

 沒有足夠的教育普及度,一切改革都是空中樓閣,因為人類是利己的,自私的,統治階級本能的會想要愚民,因為被愚民化之後的民眾統治起來的成本是最低的。

 沒有足夠的教育基礎,農民根本守不住自己的田地,就算劉封強硬的推動土改,那最終也只可能土改出一個全新的利益集團罷了。

 劉封仔細詢問道:“這些紙張的成本是多少?產量如何?”

 劉法認真的回答道:“目前一張紙成本約為八文錢,工藝還有改進的餘地,只要產量跟上,日後可能壓到五文錢以內。目前只有一個作坊,人手不過六七十,日產量十餘張。”

 劉封點了點頭,大部分的工業項目,效率和規模總是成正比的,規模越大,效率越高。

 如今不過區區一個六七十人的手工作坊,竟然已經能日產十餘張如此之大的紙張了,若是裁撤到當今書籍的正常大小,一張可抵五六頁之多。

 眼下技術已經攻關成功,只要後續劉封捨得投入資金人力,產量可以爆發式的提升,日後年產量多則上萬,少則數千,不在話下。

 劉封心裡一邊琢磨著,一邊繼續問道:“那材料供應情況如何?”

 劉法條理清晰的回答道:“按照少主的吩咐,我們嘗試了多種材料和不同的工藝。其中最適合的還是樹木、竹子、麥莖、稻稈等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紙張乾淨白皙。另外,若是使用烘焙法,成紙的質量最好,速度也最快,但需要額外消耗燃料。若是使用晾曬法,能節省下不少燃料,但時間很長,而且天氣不好,需要停工休息,很是耽誤時間。”

 烘焙法是一種改良方法。

 最早的時候,人們是把紙漿從抄到牆壁上晾乾,但這種方法需要天氣晴朗,陽光充足為佳。

 如果天氣不好,效率就會非常低,一旦下雨,那更是隻能停工休息。

 可烘焙法卻是將晾曬環節改為熏籠中焙乾,是古代造紙技術的一個重大飛躍,從此以後造紙不再需要看天吃飯。

 “嗯……。”

 劉封點點頭,發展工業,其實也能養活一大批人口,緩解土地兼併的問題。同時,造紙術的推廣,不但能給劉封帶來大量的金錢收益,還有更為重要的美名。

 可謂是一舉多得。

 “善。”

 劉封考慮了一下後,開口道:“這事就交給你來安排,糜家上半年的結算應該快要到了,預估最少也有三千萬的分紅,可先調撥五百萬錢於你,招募人手,擴充原料產能,增加產量。”

 糜家之前有過來信,向劉封彙報了上半年的霜糖和雪鹽的銷量。

 霜糖部分賣出去了六十多石,狂賺八千四百萬錢,其中成本僅僅只有三分之一,再去掉販賣環節的成本,以及稅錢,純利潤高達四千七百萬錢。

 按照東漢的稅率,霜糖是徵收百分之十的銷售稅。

 八千四百萬錢得交稅八百四十萬。

 只是眼下世道越來越亂,對於有權有勢的豪商來說,卻反而是個好時代。

 糜家一通手段,僅僅只交了四百多萬的稅錢,其中有接近兩百萬還是交在了徐州地界,算是肉爛在了鍋裡。

 只可惜糜家一口氣把紅糖、蔗糖的庫存給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就連徐州大部分的雜糖也都讓他們給收了,下半年的銷量肯定會大跌不少。

 不過明年開始情況就會好轉,因為劉封成功拿下了廣陵。

 此時的廣陵郡可是出產甘蔗的,有著大片的甘蔗田,可以給糜家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同時,廣陵還毗鄰揚州,還能從揚州進口甘蔗和雜色糖,糜家已經開始動員商隊前去收購了。

 料想明年上半年就會恢復到一個穩定水平,年銷量估計會在一百三十石左右,純利潤在一個億左右。

 據糜家統計,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市場不夠,而是原料不足。

 別看現在天下大亂,可士族豪強們的手裡有的是錢。

 而霜糖這種東西不但是高熱量,高美味的食物,關鍵時刻還是能救命的藥物。

 沒錯,糖這種東西在古代,可是非常珍貴的美食、藥材和調味品,而且容易保存,不易變質,容積又小,很受士族豪強們的歡迎。更重要的是,糖可是消耗品,吃完了就需要再補充了,根本不愁沒有市場。


 之前糜家要給劉封分紅,被劉封暫時婉拒,寄存在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