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154章 落荒而逃


 第154章 落荒而逃

 江都的袁術軍在休整了七八天之後,在徐州軍和揚州軍的密切監視下,竟然開始退兵了。

 最先走的就是橋蕤部,殘存的五六千人開始第一波撤退,同時離開的還有各部的傷員。徐州軍還客氣一點,只是出動騎兵觀察。

 揚州軍那是徹底不裝了,小船就跟在船隊的屁股後面,甚至偶爾還敢靠近觀察一下船隊的吃水線,以及窺探船上的人員。

 這要放在以往,袁術軍哪裡受得了這個氣。

 可第一批撤退的橋蕤部已經士氣全無,死氣沉沉的,也就隨他去了。

 得是不饒人的揚州軍更來勁了,搖著小船,一路尾隨,跟著橋蕤部就去了厲陽。

 從這之後,袁術軍開始不斷撤兵,每次撤走幾千人。

 很快,江都這邊就只剩下了三四千人。

 這個數字是徐州軍和揚州軍分析和推測出來的數字,又加以情報輔佐,大致上不會有什麼差錯。

 而且江都城就那麼小,也藏不了什麼兵馬。

 就算多出來一兩千人,又能有什麼用?

 三萬人都打不過人家徐州軍一萬人,難道指望著一兩千人反殺徐州軍,這不純純奢談嗎?

 在看見袁術真的撤兵之後,長江沿岸重回和平,重心也從江都、丹徒一線轉回了厲陽、牛渚一線。

 劉繇在眾多謀士的建議下,也開始將前線抽調的精銳遣回牛渚防線,以防止袁術偷襲牛渚。

 果然正如同劉繇等人預料的那樣,厲陽的袁術軍果然沒有老實多久,偷偷的發動了一波大型攻勢,出動了整整兩萬人,偷襲牛渚。

 好在牛渚防線依舊堅固,樊能、張英諸將也未有麻痺大意,成功的打退了袁術軍的偷襲。

 劉繇慶幸不已,同時開始抽調丹徒的兵力增援牛渚,畢竟對岸的援軍很可能有兩萬五千到三萬五千人之多,牛渚才區區一萬人,兵力差距之大,讓人實在難以安心。

 援兵到達之後,牛渚防線也穩定了下來,對岸的袁術軍眼見牛渚防線固若金湯,無機可乘,也就重新消停了起來。

 乍一看,彷彿整個江東都重歸平靜,各方勢力轉而要休養生息了。

 徐州軍內部,也因為江都的問題而開過一次會議。

 要不要利用暗道的事情,奪回江都。

 老實說哪怕是劉封在這個問題上,也依舊有些搖擺不定。

 目前來看,袁術軍是有放棄廣陵的意思了,否則不可能只留下幾千人,大軍直接回家了。

 這幾千人守個江都,只能是謹守有餘,進取不足。

 既然不能進取,那保留這麼個江都小城,又有什麼意義?

 江都最大的作用,就是作為一個立足點,在廣陵打開一個缺口,進而圖謀廣陵城市,乃至於廣陵郡,退則穩住堂邑諸縣。

 現在袁術軍一退,堂邑等縣紛紛給徐州軍送來賀表,儼然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樣。

 廣陵城下一戰,徐州軍以少敵多,背靠城池主動出擊,一戰擊潰袁術軍一部的戰績此時已經充分發酵。

 袁術軍主力撤軍的消息無疑更是證明了前一個消息的真實性。

 這樣一來,除了江都以外,堂邑、輿縣、海陵三縣可就徹底慌了。

 前面騎牆有多爽,這一刻心裡就有多慌,更別說他們前面在騎牆中更偏向袁術軍一些了。

 堂邑三縣趕忙派出使節,來廣陵縣城探探徐州軍口風。

 劉封直接表示不計前嫌,雖然這些縣城當初觀望騎牆,沒有直接站邊徐州軍,但劉封表示這也是能理解的。

 只要今後服從州府,老實納糧,徐州軍可以既往不咎。

 於是,這幾個縣搜刮縣倉,湊了十一萬錢,六百石糧,還有幾十口豬羊給廣陵城送了過來,讓劉封全部犒賞給了徐州軍。

 對於江都,眾人都想要收復,一來可以統一州境,二來也能形成完整的防禦縱深。

 否則,廣陵出城二十里,就是敵人家的地盤,這怎麼看都不安全。

 可真要動手,大家又有些不甘心。

 袁術大軍都撤走了,現在去動江都,攻城既麻煩又危險,更重要的是,還容易把袁術軍又給吸引回來,這不是給揚州軍做擋箭牌了嗎。

 更重要的是,袁術軍只留下了三兩千人,怎麼看都不像是死守江都的樣子。

 說不定再過段時間,對方甚至會主動放棄了江都。

 畢竟對於袁術一方來說,江都也是孤懸於外,陷入重圍之中的孤城。

 若是軍力佔優,那自然是開疆拓土的橋頭堡,可現在被徐州軍花式吊打,那可就搖身一變,成了自尋死路的絕地了。

 商量到最後,還是覺得先穩一手,暫時不去碰江都了,反正有暗道在,且等等北邊消息,也不知自己家老父打的咋樣了。

 況且袁術說不定還真就放棄江都了,那徐州軍可不就賺到了嗎?

 就在各方都以為天下太平了之後的一天晚上

,江都城城門突然打開,人銜枚,馬裹蹄,從水門中推出來大量的蘆葦筏子,上面站著戰馬的,綁在小船後跟著,上面站著士卒的,則自己划槳。

 數千人馬,悄無聲息的從江都出發,橫渡大江。

 丑時時分,在對岸的丹徒城內,也有一夥豪俠聚攏在一起,要幹一票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