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130章 兗使滿寵


 次日,劉備傳出話來,暫以太史慈為劉封的弓馬老師。

 劉封年歲尚小,氣力不濟,平日裡也要學習經綸,他事可暫緩。

 至於文事拜師,這可是重事,可待價而沽,暫時是不能放出去的。

 況且以徐州觀之,有資格為劉封師父的,也僅僅只有兩人,一人為張昭,暫時還未應闢。

 劉備得琅琊後,諸多繁多,眼下已經漸漸理順,便又打算再次遣人前往廣陵徵辟張昭。

 張昭實際乃是彭城人,只是他家鄉此時已為曹操夷為平地,所幸他家人已經逃出,正寓居廣陵,以待明主。

 劉備之前入主徐州,除了全力支持的陳登和糜竺,幾乎沒有什麼人看好他,張昭也不例外,兩次拒絕徵辟。

 這次再發州使,當是第三次徵辟了。

 歷史上張昭雖是投降派,卻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張昭是傳統的士族,他重視朝廷法度,內心是對大漢有畏懼和親近心理的。這也是在赤壁之戰時,他力主求和的原因之一,另外兩個原因,自然一個是曹操勢大,勢不可擋。

 最後一個,則是他張昭即便投降,也不失高官厚祿。

 可如果說張昭對不起孫家,那就是可笑之言了。

 要知道孫策死之前,可是對著張昭說了劉備一樣的遺言。

 張昭卻謹守臣節,掌控大局,為孫權鎮壓不服,征討叛逆。

 孫權一輩子沒能炸毛成功的就只有張昭,哪怕魯肅都在死後為他逼逼過,可只有張昭,讓孫權敬畏有加,不敢輕慢。

 最後能讓壯年孫權放火燒門,又自己滅火的人,也只有張子布一人了。

 而且張昭最厲害的一點,就是能夠調和淮泗集團和江東大族之間的關係,以至於孫權立國之後,唯有張昭一人,能得滿朝文武一致舉薦,就這一點,誇一句江東諸葛,實不為過。

 劉封在等,如果第三次徵辟,張昭還是不從的話,那就只能說動劉備親自去請了。

 張昭確實是王佐之才,他若是一直待在廣陵也就罷了,可萬一他順著歷史上那樣繼續南下,結識孫策,那可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另外一人,則是陳登陳元龍。

 本就是徐州本地頂級士族,本人才華洋溢,學識淵博,更和劉備形同知己,最近更是收付琅琊,為徐州建立功勳,已經超越糜竺,成為徐州文武第二人。

 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劉備才不能再讓劉封拜在陳登門下了。

 之前因為劉封不肯拜師陳登而大發雷霆的劉備,現在已經決口不提此事,其中原因,劉封知道,陳登也很清楚。

 陳登心中很是遺憾,越瞭解劉封,越對劉封感到滿意。

 他其實也很想為劉封老師的。

 只是現在看來,這希望是越來越渺茫了。

 除開徐州本地外,還有兩人也是合適的人選之一。

 一個是青州鄭玄,此人乃是東漢末年最大的名士,天下經綸之師,地位崇高,無與倫比。而且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劉備的師叔,關係很是親近,也曾經為劉備揚名過。

 另外一人,則是豫州陳紀,陳群之父,陳寔之子。

 此人才學出眾,家傳淵源,乃是豫州有名的博學之士,聲名顯赫。

 若是劉備能讓劉封拜他為師,那麼陳家和劉家的關係將會更為親近。

 同時,豫州人也會更容易接受劉備的進入,使劉備向豫州方向的擴張變得更為容易,根基也會更為牢靠。

 這些人各有各的好處,但劉封只能擇其一而拜師,沒法全部都要。

 即便劉備,也陷入了猶豫之中,思考著該如何抉擇。

 不過在此之前,劉備還有許多其他事情要處理。

 比如來自兗州的滿寵滿伯寧。

 滿寵以曹操使者,來到郯城時,即便輕車簡從,也引起了郯城父老的憤怒。

 徐州父老為曹操屠戮不計其數,昔日曹操兩徵徐州,郯城城內士民父老,一夜數驚,險死還生。

 這讓他們對曹操的使者如何能生出好感?

 沒把對方當場打死已經是尊禮守法了。

 劉備派出夏侯博,帶甲士一屯,前往護衛,保護著滿寵入了州府。

 緊接著,滿寵被請入正堂,劉備和一眾州府官吏已經等在這裡久候了。

 之前劉備就同眾人商量,探討滿寵此次前來的目的。

 陳元龍第一個發言,認為滿寵此來,定是曹操擔心我徐州背後發難。

 兗州此時戰火如荼,曹操雖然反撲得手,也不過才掌控了一個半郡,主力還在東郡和呂布鏖戰,雙方的戰線越拉越開,已經鋪開到定陶國、山陽郡、任城國和泰山郡。

 兗州總共也就八個郡國,現在五個郡國兵火連天,可謂是生靈塗炭。

 若是徐州在這時候復仇,背刺曹操,那曹操縱然是韓信復生,也只有北撤黃河,投奔袁紹這一條路了。

 因此,其他人也紛紛贊同陳登,認

為對方所言非虛。

 那徐州到底該如何抉擇,大家又開始爭論起來。

 主要持復仇態度的,是以簿曹從事田冉為首。

 田冉,字伯剛,東海頂級士族,家中歷任千石縣令,在陳球出現前,田家在徐州內實是穩壓陳家一頭的。

 只是眼下兩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但是名望上的差距,實力上也相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