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第一次個人採訪!

 “你剛才的段譽演的可真好!”

 “讓我都入戲了!”

 走出候場區,顏丹塵掛著淺笑朝陳愈說著,臉上還帶著一絲剛剛表演後的紅潤。

 白裡帶紅,如遠山湖黛。

 兩個人剛才的戲份其實很親密,摟摟抱抱了不下於5次。

 顏丹塵顯得很敬業,每一次都很投入,陳愈當然也是,所以其實在後面的一場之中,兩個人都演的很有感覺。

 “你也很不錯!”

 陳愈這話倒不是恭維,顏丹塵只是氣質不太符合原著中王語嫣的形象,她的演技其實是合格的。

 倒不是說有多好,就是一看就知道他研究過劇本。

 對劇本的把握很好,就是進入角色的狀態差點。

 但凡有個厲害的演員引導一下,她能演出那種感覺來。

 “哎,你就不要奉承我了!”

 “導演和製片好像對我不太滿意!”

 顏丹塵的察言觀色能力還是強的,陳愈在她看來,拿下段譽這個角色絕對是板上釘釘,而她,估計很難。

 她其實為這個角色籌備了很多,不管是原著,還是早期的幾部《天龍八部》電視劇,她都對裡面的王語嫣做過研究,絕對下過苦功夫。

 但有些東西,演技彌補不了天生的那種氣質。

 陳愈之所以可以模仿段譽,是因為他外在的形象有一種契合的地方,稍微轉變一下,就可以達到。

 顏丹塵事實上也可以,但她忽略了角色自身的塑造,所以把本來的氣質顯現了出來。

 歸根結底,還是演技和對角色的研究,還不夠到位。

 “角色的出身,父母對他的寵愛,做皇帝的伯父!”

 “歷史上跟這樣相像的真實人物!”

 “社會的背景,角色的性格……”

 一個段譽,要演出來,只研究他一個角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段正淳這個父親,同樣是關鍵。

 他媽刀白鳳呢?

 段譽為什麼離家出走,不想練武?

 他出身在一個佛教國家,從小熟讀佛經。

 他伯父身為大理皇帝,沒有子嗣,對他從小寵愛。

 ……

 諸如此類,這都是需要套用在角色身上的,只有把這些種種都鋝清楚,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段譽才能在伱的腦海浮現,演員才能把這個角色從書裡面挖出來。

 就像是段譽在現實中活過來一般。

 這就是石揮“由根生”的演技理論,陳愈前世一直在研究的一種表演呈現。

 從角色的根開始挖起,然後一步步推衍,寫人物小傳,讓自己對他的一生、周遭社會、父母、家庭等等,都統統加持在演員自己身上。

 這樣,角色的塑造才會變得越發豐滿,表情也不僅僅只停留於表情神態動作,而是有一種更深層次的東西在裡面。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其他人演段譽出場,就是公子哥搖著扇子,一副悠閒自得四處張望好奇的樣子。

 而陳愈的段譽,有一種

 他能把初入塵世段譽的那種感覺,和後期家國大義的段譽,完全的區分開來,呈現出兩種不同風格、但又屬於同一個角色的人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