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第84章 【83】未成年少女歡樂多!

 “待會的會試,倒要好好來看看這小子的發揮了!”

 “兩場,要不過癮,再給你臨時加點難度!”

 走向監控室的王景松微微笑著,卻是聽到了裡面傳來了討論的聲音。

 偶爾還能聽到陳愈兩字。

 “怎麼了這是?”

 王景松走了進去,幾個導師看他進來,有的趕忙起身讓座;不出意外,新學期之後,眼前的這位,就要履新新的崗位——表演學院副院長。

 北電準備把表演系,直接擴充成學院,包括配音、高職、進修、繼續教育等之前好幾個系。

 “老王,來,看看這張試卷!”

 一個導師把陳愈的卷子,遞到了王景松面前;王景松好奇的拿過,待看到上面寫著陳愈的名字後,有些笑了:“怎麼,連你們都對這考生感興趣?”

 “要搶過來啊!”

 “這是個好苗子,可不能被中戲捷足先登了!”

 “就是,這年頭研究內地電影的學生,鳳毛麟角,幾乎不多見了!”

 “怎麼說?”

 王景松被這幾個老師都搞得有些哭笑不得。

 不是,一張基礎卷,把你們弄成這樣?

 “伱看了就知道了!”

 有個人點了點陳愈的卷子,王景松這才看了下去。

 “哦,石揮?”

 “這小子,有眼光啊!”

 王景松這輩子,最崇拜的演員就是石揮;只是現在的70後、80後,那基本都是不清楚的。

 這位爺,幾乎是很多演員的偶像,包括姜汶。

 何為戲骨?何為以表演為終身志願?

 石揮,給了最好的答案。

 演技最巔峰時期的姜汶,曾被邀請重現《我這一輩子》中石揮的角色,但被他直接拒絕了。

 他說,五十年了,石揮的表演依然難以超越。

 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

 在這部石揮自導自演的代表作中,石揮從22歲一直演至60歲,以一個無名巡警的命運,作為底層華夏人的縮影,他演出了一個人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階段。

 “可以可以!”

 “這小子,越來越對我味了!”

 “哈哈哈,老王心動了!”

 無數導師在那調侃。

 “他其實早就心動了,但現在估計是求賢若渴!”

 “找到個對味的學生,不容易的!”

 “難怪這小子演技是這個樣子的,他應該是讀過石揮的很多表演理論!”

 王景松突然有些理解了陳愈的表演。

 腦海中越想,越覺得有這種感覺。

 要知道,石揮演技厲害,但他的理論,更是很多表演系的教材之一;他一生,寫了200多篇關於表演方面的論文。

 而其中,石揮自創和如今體驗派相通的“由根起”表演法則,被譽為最適合國內演員發展的體系。

 可惜,很多的演員學了,卻相當於沒學。

 石揮認為,演員演戲,不能只知道劇中角色、職業、一般性動作,幕開即演、幕落下場,這是極表面化的處理方式,而要“由根起”創作角色。

 首先分析劇作者及其所處的社會背景,瞭解劇作的演出價值,然後研究人物,明白角色性格,在整個演出中所佔的地位,與主題的關係,研究每一句臺詞為什麼而寫;最後則是對劇本文本的研究,研究全劇的高潮在什麼地方,演出的目的與傾向等問題。

 吃透劇本與角色性格之後,再從生活中找素材,雜取種種合成一個,真正創造出一個鮮活的人物。

 而且,最讓王景松感到如此相像的一點,是石揮對臺詞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