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第75章 【74】一菲:這戲,尺度這麼大的麼?

 早晨,老二家中

 玉蘭喊亮亮起床,亮亮發現自己的褲子被老二剪了,大發雷霆。

 玉蘭:起來了

 亮亮:嗯嗯嗯,知道了

 ……

 這一段的臺詞不多,路學常寫的劇本其實很短,對話臺詞等等,很多都需要演員自己揣摩然後加長,他其實就寫了個大概。

 有的如果是專業編劇寫的,那很多會把詳細臺詞、對話、畫外音、旁邊等等都寫上。

 但路學常是自編自導,所以他就把這些都省略了,因為他可以現場把這些細節都跟演員們說,讓他們自由發揮;或者有的厲害點的演員,自己就能推出很多對話。

 劇本是死的,人是活的。

 很多的演員之所以被稱為老戲骨,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幾十年的演藝經驗,使得他們可以演出比劇本更加精彩的呈現。

 超越原著,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許多經典的鏡頭,甚至是沒法復刻的。

 包括演員自己。

 那些鏡頭,天時地利人和,靈光乍現,你事後哪怕模仿的再像,都不可能有那種感覺。

 所以運氣、天賦和拍戲時的狀態,無一不是影響你演技發揮的因素。

 不過,這一切在路學常看來,眼下壓根跟陳愈無關;他只是想要看看,陳愈對劇本的理解能力,還有就是一種演員的創造能力,他能不能像那天試鏡一樣,帶給他更多的驚喜。

 不是說導演讓你這麼演,伱就得這麼演;有的演員自己想到的思路,有可能是超越導演的。

 例如星爺。

 他在拍《唐伯虎點秋香》的時候,差點把導演李立持都給架空了;很多的經典橋段和臺詞,都來自於他自己的設計。

 當然,星爺就只有一個。

 能在拍攝思路上,超過導演的演員,本身就已經具備導戲的能力了。

 陳愈斟酌著語言,腦海中彷彿循環播放著他即將要演的這一段場景。

 亮亮只穿著一條內褲,在屋子裡找尋著他那條很喜歡的喇叭褲……

 “我一開始滿屋子的尋找我的褲子,找不到,只好問我媽求助……”

 陳愈站在那,閉著眼,嘴裡在那不斷的說著:“我媽告訴我褲子在牆角,我再次掃了幾眼後,終於看到了一團被剪的不成樣子的褲子!”

 “我把褲子拿了起來,仔細的看了幾眼,翻來覆去的看——”

 這時候陳愈突然頓了下,正聽著入神的路學常趕忙道:“然後呢?”

 這傢伙說的,竟然跟他待會兒想要讓陳愈拍的,一模一樣。

 哦,不,比他想的可能還要細緻一些。

 比如牆角的再次掃幾眼,褲子翻來覆去的看,這都是細節;這說明亮亮的焦急,還有對這條褲子的喜愛。

 這小子,可以啊!

 路學常推了推鏡架,陳愈此時張著手,閉眼在那彷彿模擬了起來:“然後我肯定問我媽,這褲子是怎麼回事,這時候我不應該生氣,而是質問的語氣……”

 “對對對!”

 “沒錯,你這說的沒錯!”

 路學常可太贊成了,因為亮亮不知道是誰剪的,哪怕他內心很憤怒,但首要的,還是得知道“罪魁禍首”!

 “我媽告訴我,是我爸剪的!”

 “原因是我昨天夜裡出去,我爸氣不過,就把我褲子撕了,對,不是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