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6】聲優都是怪物!

 2002年,雖然華夏的影視行業還處在萌芽之中,但諸如北影、中戲這樣全國頂尖的藝校,其實已經催生出了很多專門從事藝考行業的培訓機構。

 這些機構,就是專門為藝考生服務的。

 後世更是參加藝考的考生,都有進入藝考機構培訓的經歷;甚至你上了機構,都不一定能被學校選中,很有可能初試也通過不了。

 整個藝考行業變得越來越卷。

 現如今,當然還沒到這種程度,上個藝考培訓班,還是有很大概率能被學校錄取。

 無非是好點跟差點的區別。

 而負責藝考培訓的老師,也都很專業,不像後世那麼良莠不齊,是個人都能培訓。

 因為但凡現在敢開機構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幾把刷子。

 所以,他們對目前幾大影視學院的藝考,研究的都非常透徹。

 而北電藝考初試的詩朗誦,絕對是重中之重。

 這是每一個考生進去培訓後,著重都會講的一個要點,畢竟這事關考生的初試通過率,絕對是要講很多遍注意事項。

 特別是詩朗誦的選題。

 古詩詞,那絕對是大忌中的大忌。

 幾乎每一個考生都會被培訓老師在耳邊唸叨上好多次。

 不要選古詩詞、不要選古詩詞、不要選古詩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現代詩,是藝考詩朗誦的首選;英文詩也可以,但沒必要;最不建議的就是古詩詞。

 原因很簡單。

 一是古詩詞難讀,掌握不了語句的節奏;二就是古詩詞要了解背景、瞭解意思,還得研究平仄等等,不像現代詩,很容易理解。

 更主要的是,熱門的古詩詞,都讀爛了,你能朗誦出什麼新意來呢?

 冷門的古詩詞,可能連考官都沒聽過,你讓他怎麼理解?

 以上種種,就導致了藝考的詩朗誦,幾乎沒有誦讀古詩詞的;哪怕有,那也是沒上過培訓機構的初哥,基本初試都過不了的小白。

 想要過初試,是個考生都會聽培訓老師的話。

 他們有經驗,也是替人踩過坑的,而且考官們其實很多也喜歡現代詩,古詩詞大多無感,倒不是不喜歡,而是出於文藝性。

 現代詩=文藝;古詩詞不文藝。

 沒什麼實際的關聯性,但沒毛病,就像音樂屆認為搖滾樂才是真正做音樂的一樣。

 純粹是這些文藝工作者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

 所以,眼下陳愈要詩朗誦李白的《將進酒》,可謂是相當的另類。

 不止在座的考生,連帶三個考官,都對他有些另眼相看;你要陳愈是個小白,啥都不懂,那王景松幾個,可能也就沒那麼大的反應了。

 但剛剛陳愈的自我介紹,分明是有實力的。

 在王景松看來,哪怕陳愈去試播音主持專業,別說初試,就這嗓音,三試基本都沒問題。

 那這個選題,可就值得玩味的了。

 “很有勇氣啊!”

 王景松朝陳愈笑了笑,隨後坐正了身子,雙手十指交叉於胸口,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他很顯然對陳愈產生了一絲興趣。

 而和他一樣的,還有他身邊的崔新青和許小丹。

 “開始吧!”

 崔新青說完,便看到他眼中文藝男的陳愈,陡然間好似變得豪放了起來。

 這是一瞬間的錯覺。

 微表情的展露。

 沒學過表演的人,是壓根不會明白這突然間轉變的,他們只以為陳愈,像是變了個人一般;而崔新青三人卻明白,這分明就是演技。

 很高明的演技,面部微表情的變化,加上站姿和身體的舒展。

 讓一個文藝略微有些內向的人,成為了一個鬱郁不得志而抒發心志的古人。

 “……”

 崔新青朝身旁的王景松看了眼,王景松聳了聳肩,事實上他也相當的驚訝。

 這是演技到了一定程度才有的水平,但陳愈怎麼看都只有18歲?

 這考生,怎麼會有這麼深厚功底的?

 剛剛的臺詞水準就不用說了。

 眼下形體加上微表情帶來的演員氣質變化,多少表演系畢業生都沒學會,眼前這個18歲還未入學的考生,居然就有些掌握了?

 要不是親眼所見,王景松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