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木木 作品

分卷閱讀143

    磚窯。
 

    磚窯以燒製青磚為主,青磚相對紅磚來說工藝複雜了些,價格也更高,但它壽命長,並且美觀,葉如塵寧願多花點錢,也要用好的。
 

    但最開始他們磚窯剛投產,速度不快產量不高,跟不上基建速度,於是先從其他地方購進了一批青磚。
 

    這次修路準備用水泥混凝土,蓋房則是青磚木料,用水泥砌築。
 

    製作水泥說著簡單,真要動起手來可不容易。
 

    工匠們對此並不熟悉,葉如塵自己設計改造了一系列設備裝置,規劃了廠區佈局,再由工匠們帶頭建造。
 

    這水泥廠歸屬於衙門,以後是要長期投產的,還會招收眾多工人,自然不能像磚窯那般建的隨意,眾人廢了極大力氣,建的有模有樣。
 

    雖然比葉如塵預期中差了點,但也還行,畢竟是剛開始,差不多能用就行,主要先滿足他們新區建設的需求。
 

    購進了大批量建設用料後,施工如荼如火的開始了。
 

    關於房屋建設,自然不會只蓋幾十家拆遷戶的,多蓋一些都是官府的,以後賣房出租也能給衙門多添一筆進項。
 

    葉如塵分別規劃了三個主要住房區,分佈在商業區周邊,房屋樣式也設計了好幾種。
 

    有四合院,有現代風的幾室幾廳兩層青磚樓房,還有傳統樣式的雙層精緻小木樓,商業街兩側多是這種。
 

    葉如塵雖然只會畫圖不會蓋,但他召集了城中好幾位工匠。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視,哪怕沒有鋼筋,他們蓋出的房子也能百年不倒。
 

    幾位工匠湊到一起討論了半天,很快就定下房屋結構。
 

    施工地點建了臨時宿舍和食堂,大家吃住都在工地,誰有事可以請假回家。
 

    當然家就在城中離得近的,晚上若是不想住工地也可自行回家,但第二日要早早趕過來。
 

    工人們被分成了幾班,合理分工,有序開展作業。
 

    這邊地基剛打好,第一批水泥也跟著生產出來。
 

    一袋袋水泥粉從城外運送到工地上,眼見水泥砂漿凝固後變得堅不可摧,大家都驚呆了。
 

    沒想到這東西如此好用,怪不得知州大人非這般力氣也要弄出來。
 

    於是修路也迅速提上了日程,路修好了,運送沙石才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