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又十三 作品

第172章 推論(第2頁)

 “欸,不對啊,”臺下忽然有人出聲詢問,“這張屠夫去殺人,他就不怕那會兒剛好有人來他鋪子裡買肉嗎?”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才會在看見賣貨郎之後,離開的,”趙廷吉笑了笑,胸有成竹的道,“賣貨郎在那日恰巧進了些好東西,他歇息的地方,又恰巧是在去往張屠夫鋪子的必經之路上。

 如此多的恰巧,卻未必就是巧合。

 在張屠夫離開後,如果有人要去他的鋪子買肉,就勢必會經過賣貨郎,只要賣貨郎開口說上幾句話,將人留下,旁人也只會以為,賣貨郎是在買賣自己的東西。

 如果賣貨郎再趁機問上幾句,就可以套出有誰是碰巧經過,又有誰是要去張屠夫那裡,如此一來,他就可以為張屠夫殺人,爭取更多的時間。

 就算這會兒,有人見張屠夫的鋪子上沒有人,也只會認為,張屠夫在鋪子裡休息,因為在賣貨郎來之前,張屠夫就是這樣做的。

 有人來,他就起來,沒有人,他就繼續休息,以此給人造成一種他一直都在的假象。

 而張屠夫到了王麻子的家後,卻正巧遇上喝醉了的王麻子,於是他將人帶到後院,將王麻子的上半身沉進水缸。

 此時,王麻子已然喝醉,根本做不了任何反抗,也因此喪失了性命。

 等王麻子死後,張屠夫又把現場弄成是王麻子自己來到後院,意外死亡的樣子,弄完這些,他就悄悄的回到自己的鋪子,假裝自己一直沒有出去過。”

 他話音落下,臺下瞬間響起了掌聲。

 “這一番推論,著實是妙啊。”

 “原來這件案子是兩個人犯下的,之所以說是懸案,應該也是沒有想到這一點才是。”

 “沒想到這趙大公子不僅文采斐然,在推論這方面,也非比常人啊!”

 “承讓,承讓,”對於臺下的恭維,趙廷吉供著手謙虛了一番,隨後他看向李如宣,道,“不知聽了我的這番推論,李大公子可還有什麼話說。

 當然,我也不是非要爭個你死我活的人,倘若李大公子現在認輸的話,你與舍弟的那個賭約,我可以既往不咎。”

 “呵呵,”李如宣輕笑兩聲,聲音懶散,“先別急著下定論啊,趙大公子,你不妨聽了我的推論後,再來商議這些沒有意義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