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亦之華 作品

第36章 薊縣糧倉失火(第2頁)

 “梁主事說薊縣糧倉因廣蔭倉失火損失六萬五千石糧食就不能調配朝廷分配的三萬石糧食了。此言不實,去歲薊縣上報的糧倉存糧八十萬石,倉糧七十萬,倉米十萬。今春西北邊境小有摩擦,朝廷從薊縣糧倉調糧作西北軍需,因軍需需要準備戰馬的草料,倉糧主要是未脫殼的稻米小麥等穀物,種殼可做戰馬的口糧,故調配倉糧六十萬石,而倉米脫殼不耐運輸,故調了五萬石。那麼薊縣糧倉剩餘應是十五萬石糧食,廣蔭倉失火損失六萬五千石,那麼剩餘廣備倉、廣運倉應該有六萬石,加上從廣蔭倉搶救下來的兩萬五千石,薊縣糧倉現存應該是八萬五千石糧食。而且秋收在即,怎麼不足以調配此次賑災所需的三萬石糧食!”

 梁主事原以為顧遠慎這種京中戶部裡的小主事,不懂倉儲這些具體實務,只會一些賬目計算事務。沒想到他竟做事這樣縝密,令自己無言以對。

 此次隨行負責賑災事宜的副官是剛從地方升任吏部的馮侍郎,他為人圓滑,處事練達,他進言道:“殿下,賑災刻不容緩,所以下官以為因儘快調取糧食啟程南下。”從梁主事的表現,顯然薊縣糧倉,倉糧數目有問題。但他不希望十三皇子陷於薊縣,自古看守糧倉就沒有一個是乾淨的,一旦他要查這糧倉案子,必然牽連甚廣無法抽身。所以他才建議十三皇子以賑災事宜為重。

 顧遠華看出馮侍郎的意圖,但她還是不能放任這偷吃的大老鼠能不傷性命的躲過私賣儲糧的罪責。於是她思索片刻後,便躬身上前說道:“學生認為馮大人說的在理,賑災事宜刻不容緩。不如將朝廷分派給薊縣的三萬石糧食一次性提出,也避免未來萬一薊縣糧倉在發生失火的事情,白白燒燬了那麼多糧食。一次性提出三萬石糧食,調船、裝糧也需一些時日,在此期間我和哥哥保險期間再清查一次薊縣糧倉的賬目,也好還梁主事一個清白。”

 說到清白二字,顧遠華嘴角不禁浮起壞笑。李玄陽看她這副要懲奸除惡的樣子,也不禁莞爾一笑,他轉頭看向馮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