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西涼錦馬超

曹昂聽到司馬懿的話,讚許道:“仲達的謀劃極好,只要有人在張楊的內部鼓譟進攻,嚷嚷著要立功,自然有人利慾薰心。”

 “再加上許攸自負,不會甘於寂寞的,也會攛掇進攻。”

 “就算張楊不樂意,也只能屈從。”

 曹昂笑道:“尤其戰爭到了關鍵時候,楊醜能在背後反戈一擊。這一步棋的安排極好,很是高明。”

 司馬懿謙虛道:“主公過獎了,能策反楊醜,也是有鍾公的運作,以及丞相和主公的威望震懾。沒有這些基礎,單靠三兩句話要策反楊醜,根本辦不到。”

 曹昂詢問道:“接下來要通知韓遂和馬騰,以及其他西涼軍各部的將領來長安議事,誰願意去通知?”

 司馬懿直接道:“在下願意去。”

 剛歸順曹昂的時候,司馬懿還有些牴觸,畢竟被曹昂折騰慘了。

 曹昂轉戰徐州、壽春,立下赫赫戰功,短短時間就掃平了曹操周邊的亂局,穩定了徐州和江淮局面,顯然追隨曹昂是極好的投資。

 老父親早就送了書信過來,說了司馬家的安排。

 早些年,司馬家的打算是司馬防作為漢室老臣,司馬朗押注曹操,司馬懿在家中靜觀局勢。

 現如今,卻要改變了,司馬防讓司馬懿留在曹昂身邊,要全力以赴。

 曹昂見司馬懿主動,點頭道:“仲達願意去,再好不過了,需要人保護你嗎?我安排虎豹騎隨行。”

 “不需要!”

 司馬懿搖了搖頭,自信道:“有主公的威望,我單騎前往也沒問題。”

 鍾繇又說了對洛陽方面的佈防,曹昂一一處理,同時瞭解關中現在的基本情況。

 涉及政務,曹昂沒有過多的干涉,有鍾繇負責就行。

 事情處理完後,鍾繇又設宴為曹昂接風洗塵,等宴席結束,曹昂才返回軍營,進一步整軍,整頓留駐長安的黑山軍,司馬懿帶著曹昂的命令離開長安,一路去通知。

 長安西面,槐裡縣。

 這是馬家的駐軍地。

 自從董卓死後,西涼軍中李傕和郭汜最強,去年郭汜就被殺了,年底的時候曹操派了裴茂到關中,在鍾繇的運作下,藉助董卓曾經的部將段煨,誅殺了李傕。

 鍾繇擔心段煨的勢力進一步增強,調段煨擔任北地太守,裴茂則是完成任務迴歸朝廷。

 現如關中最大的勢力是韓遂和馬騰。

 其他的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等西涼軍將領,實力都弱了許多,就是各自擁兵控制一地的兵匪罷了,不管生產,只管劫掠糧食。

 鍾繇憑藉自身的威望和影響力,維持了目前的平衡。

 如果曹昂不來關中,鍾繇唯一能做的,就是爭取先說服馬騰入朝,乃至於讓韓遂也派兒子去朝中作為人質,進一步維持關中的平衡。

 他也就只能做到這一步。

 要徹底解決關中的西涼軍,需要手中有刀,要有強大的力量去滅掉一切,光靠一張嘴頂多合縱連橫穩定局面,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槐裡軍營,中軍大帳。

 馬騰身穿甲冑,高坐在主位上。他體魄魁梧,相貌威嚴,因為上了年紀開始發福,顯得有些富態,沒了年輕時的銳氣和兇狠。

 馬騰年輕時家境貧窮,娶了個羌女,生下長子馬超。後來馬騰發跡,娶了漢家大族的女子為妻,生下嫡子馬休和馬鐵。

 馬騰的幾個兒子,馬超最能打,兇猛無匹,尤其在羌人中有極高的影響力。

 馬騰看著能征善戰的兒子,詢問道:“孟起,如果老夫入朝為官,你真的不願意去嗎?”

 馬超二十出頭,體魄雄壯,一雙猿臂修長有力。雖然他年紀不大,卻已經在戰場上廝殺近十年,早就是真正的沙場猛將。

 馬超眼神肅然,緩緩道:“父親賴以起家的羌兵,不願意背井離鄉去許都。您要去朝廷,頂多帶走少數人,這些習慣了在關中討生活的羌兵,是不願意離開的。”

 “我如果跟著父親去了許都,羌兵四散,很快會被韓遂吸納。”

 “為了避免他們無枝可依,為了避免韓遂壯大,我要留下來。”

 “我在,這支精銳就在。”

 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可是馬超心中卻也腹誹。

 馬騰只管馬休和馬鐵,從來不管他這個庶出的長子。因為馬超身上有羌人的血統,連嫡子都不是,他的一切也都是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來的,從不是靠馬騰施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