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娘子 作品

第175章 剪除弄臣(一)(第2頁)

 袁夫人和王柔一左一右陪在費真身旁,王柔詩興大發,詠起了王維的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故鄉的梅,猶如故鄉的月一樣,香得極致,美得極致。”費真說:“本宮甚是欣賞黃櫱禪師的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詩中的哲理,哪是我等俗人能禪悟的?”費真嘆道。

 “貴妃娘娘乃詩詞大家,自有高見,我等是尋常婦人,斗大的字不識一筐,只知有飯吃,有衣穿,家人平安,就是天大的福分。”袁夫人接話道:“我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長到六十多歲,書未讀一本,德行也無長進。”

 “袁夫人如此說,倒是有羨慕之意,若你認同你父母之言,你的孫女們也不會人人都能讀書吧?”

 “貴妃娘娘說得是,識字好,增長眼見。”袁夫人附和道。

 (三)

 “哦,對了,王尚宮住哪裡呢?”費真隨口一問。

 “娘娘,她病得厲害,娘娘還是莫要看了,染上了病症,那臣婦萬死不辭其咎。”袁夫人急忙勸說。

 “你莫擔心,本宮不會去的,月兒不是剛看過了嗎,本宮只是隨口一問。”費真莞爾一笑,心裡更加確定,王櫻珞未在家

 “哦,她就在那邊屋裡。”袁夫人指著最後一排房子說。

 “貴妃娘娘許是累了,還是會客廳坐著說話,可好?”逛了一大歇,袁夫人問。

 “行”,費真估摸著皇上應該到了,爽快地應下來。

 此時,王大人找到花園,給費真賠禮:“有公事亟待處理,慢怠貴妃娘娘,請恕罪。”

 “王大人為國事操心,此心可嘉,何罪之有啊?”費真笑道。

 一行人退回大廳,費真坐回上首,給眾人賜座後,費真喝了一口茶,說道:“王大人,你跟著先皇幾十年,一貫謹小慎微,先皇駕崩後,大人你輔佐皇上,從未倦怠,國事處理得極好,只是,這家事嘛……”

 “貴妃娘娘,微臣自認嚴格約束家人,不做作奸犯科之事。”王大人坐在下首,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