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孔 作品

第174章 準備科舉(第2頁)

 “眾卿免禮!”

 “謝陛下!”

 “今年的科舉是重中之重!朕對此甚是期待,所以召來你們商量一下七月份的科舉殿試!”

 明朝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部分。

 鄉試,顧名思義是在各省之內進行的地方考試,可以中秀才,舉人。

 會試,是在京城舉行的全國考試,錄取者為貢士。

 最後的殿試就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基本上之前的貢士們都會參加,只不過排名要由皇帝來決定。

 而這幾個人,除了呂調陽,其他人也是大有來頭。

 張四維,嘉靖32年庶吉士第一。

 之後入翰林院當編修。

 他在翰林院有兩個重要政績,一個是參與編修《世宗實錄》,還有一個就是參與重修《永樂大典》。

 隆慶帝繼位時候,為生母榮淑康妃杜氏上諡號的冊文詔書是他寫的。

 年紀輕輕就參與這些重要工作,足以證明張四維有多優秀。

 歷史上,他也是張居正逝世之後的內閣首輔,人稱救世宰相。

 而陸樹聲就更厲害了。

 他是朱載坖親自下令抬過來的人。

 是真的抬過來。

 朱載坖看中他的兩點,一個是出身,他是真正的農民的孩子,貧農出身,卻勤學好問,還是嘉靖20年的會試第一名。

 第二個就是他剛正不阿的性格。

 他在歷史上三次辭官,淡泊名利,不避權貴,敢於直言,是真正的那種適合做學問的人。

 歷史上他第三次辭官之後,萬曆多次派人去找他回來,屢辭不歸,死後被萬曆給予文定的諡號。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他是徐階的老鄉,朝中也那麼多徐黨被處理掉的情況下他依然被朱載坖下令回朝任職的原因。

 不出意外,陸樹聲還是不肯回歸,結果朱載坖下旨,讓松江府衛所兵把他強制帶回來,朱載坖在聖旨裡明言,“就是抬也要把他抬到京城來!”

 從此民間把他叫做陸抬京。

 再加上內閣中的郭樸,趙貞吉等人,如今的朝廷中正直,務實,不畏權貴,敢於直言的大臣數量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