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釀酒(第2頁)

 黎秋月買的兩棵中等樹苗,一棵開白色花,一棵開粉色花。

 種下去以後,黎秋月每天給花澆灌靈泉水,想讓它們長得快些,等春天來了,滿院子五顏六色的花,定然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黎秋月買了不少果苗,種在院子裡外,有的一兩年就能結果,有的需要更多時間。

 在院子裡人工湖裡黎秋月撒了不少蓮子,不知道夏天能不能開出荷花。

 這一忙活就到了三月初,天氣逐漸轉暖,偶爾會倒春寒,村民們不敢冒然脫下冬衣。

 村中樹木的枝條開始抽芽,黎秋月院子裡的一些花經過靈泉水的滋養開出花骨朵。

 王德成鄭元忠和一些商人,陸續開始來買玻璃器。

 看著逼仄的小路,黎秋月找到村正。

 “村正叔,之前,我同你說過,想把河西村通往青伊鎮的路修一下,天氣轉暖了,你看什麼時候開始為好?”

 村正早就等著這天,路修好了,外商方便進村,黎秋月當時說幫村裡籌謀個集體營生,他怎會忘了這事。

 這可關乎著全村以後的希望,他早就等不及了。

 只是不好意思跟黎秋月開口罷了。

 “越快越好,今天就可以開始,我召集村裡漢子,集體忙活……”

 “不成!”黎秋月打斷村正,“修路是大事,路修不好,以後會有不少斷斷續續的麻煩,專業的事兒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辦,上次給我蓋房子的鄧師傅和賀師傅團隊很不錯,不如就找他們?”

 村正點頭認同,但心裡還是有所擔心,“從河西村到青伊鎮,差不多12里路,這價錢不知……”

 “不用擔心,上次那一千兩您忘了?我家房子工錢才花了200兩左右,這條路再怎麼修,工錢和材料錢也不會超出一千兩,您就放心吧!”

 聽了這話,村正不再擔心。

 黎秋月讓黎鐵和黎秋宴去靈高縣,請賀師傅和鄧師傅過來。

 有錢賺,他們自然很樂意接活,尤其是黎秋月給工錢很痛快,提供的飯菜也比較好,他們自然樂意至極。

 兩天之後,鄧師傅和賀師傅,帶著團隊來到河西村,開始動工。

 按照這時候的官道標準來修,路面在原基礎上擴寬了五六倍。

 在這期間,王德成給黎秋月聯繫了一個開染坊的商人,何志勇。

 這人與王德成相識,關係也不錯,聽王德成說何志勇為人實在,可以信任。

 黎秋月便把織布坊的布匹交由他來負責染色。

 有生意賺錢,何志勇不帶猶豫的同黎秋月簽訂合同。

 黎秋月準備好圖案,讓他按照圖案負責染色。

 雖然何志勇沒見過這些圖案,但是按照現在的染布技巧還是能染出來的,便欣然接活。

 布匹染成功以後,黎秋月讓黎繡在村裡挑了一些細心的婦人,按照黎秋月給的圖紙,製作衣服。

 織布坊本就空間大,完全夠這些人在一起工作。

 路修好之前,黎秋月每天都在想,河西村集體營生,做什麼比較合適。

 因為這營生是集體所有,不像玻璃窯,是她自己的,能私下通過系統過渡一些東西。

 集體營生,她不經手負責,所以用到的所有東西必須是這時候有的。

 琢磨了很久,黎秋月想到了很多營生,什麼造紙術,香皂,牙膏,純露,精油,風油精,花露水,香水等。

 但是這裡面有幾樣都需要用到一個東西才能製成,那就是酒。

 香皂,風油精,花露水,都需要用到酒,既然這東西必不可少,還不如直接釀酒。

 這時候因為沒有蒸餾技術,酒的度數很低,若是河西村產出高度酒,在市場肯定大受歡迎。

 高度酒有了,自然就能衍生出其他產業,可以賺錢的營生範圍更加廣。

 古代有幾個朝代實行禁酒令,大多都形同虛設,就連最嚴格的宋代也只是在銷售環節比較嚴苛,民間釀酒根本沒有任何約束。

 大雍朝曾因饑荒禁過一段時間酒,後期完全作廢,民間大量作坊釀酒售賣,所以河西村釀酒沒有任何問題。

 黎秋月將這一想法告訴村正,村正卻一臉擔心,“賣酒確實是個好營生,可是別說靈高縣,就是青伊鎮也有一家人人知曉的酒坊,河西村若是釀出來的酒沒有任何突出,怕是不太好賣,最主要的是,咱村沒有會釀酒的人!”

 “這您不用多慮,我有一張外商送來的釀酒方子,做法很簡單,您聽我的,沒問題!”

 村正瞬間感覺心裡踏實,黎秋月做了這麼多營生就沒有虧本的,他自然對她一百個信任。

 村正召集村裡所有人開會。

 村民們至今不知道黎秋月和村正謀劃的事,一頭霧水的聚集過來。

 村正激動的看向大家 ,咳了咳開口,“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黎氏因為上次咱們全村人幫助她趕跑姓周的那群壞人,她當天就跟我說,為了感謝大家,要給咱們所有人想個賺錢營生,當時天氣寒冷,也到了年底,不方便建工坊,這一開春,黎氏就跟我說了個賺錢營生,釀酒,釀酒需要建工坊,還需要招工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