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89章 唐朝宰相元載的崛起、專權與悲劇落幕(第2頁)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朝廷採取了一系列財政改革措施。劉晏著手整頓漕運系統,提高糧食運輸效率,確保京師糧食供應,緩解了因戰亂導致的糧食危機。同時,他們強化鹽鐵專賣制度,打擊私鹽販賣,增加國家稅收。此外,還推行了賦稅制度改革,減輕農民負擔,鼓勵農業生產,力求恢復社會經濟秩序。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短期內緩解財政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它們為戰後唐朝經濟的恢復與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元載與劉晏的財政整頓並非一帆風順。他們在推行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觸及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遭到了來自各方的阻力。但元載憑藉其在朝中的權勢,以及與李輔國的特殊關係,為劉晏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庇護,確保了一系列政策的順利實施。這一時期的財政整頓成效顯著,國家財政狀況明顯改善,市場活力有所恢復,百姓生活漸趨穩定,為唐代宗統治時期的社會重建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剷除權宦與權勢巔峰

 唐代宗時期,權宦李輔國與魚朝恩相繼權傾朝野,對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李輔國因擁立唐代宗有功,長期把控禁軍,干預朝政,甚至一度凌駕於皇帝之上。魚朝恩則是在程元振被誅後迅速崛起,不僅手握兵權,而且多次在朝堂上公然挑釁皇帝權威,其囂張跋扈之態令朝野側目。面對如此嚴峻的政治局面,唐代宗急需一位能夠幫助他削弱宦官勢力、鞏固皇權的得力助手,元載適時地扮演了這一角色。

 元載憑藉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巧妙地策劃並執行了對李輔國與魚朝恩的剷除行動。針對李輔國,元載洞察其權勢雖盛,但人心漸失,皇帝對其日益不滿。他暗中聯絡不滿李輔國的朝臣與將領,蒐集其罪證,同時利用李輔國內部矛盾,分化瓦解其勢力。在時機成熟之際,元載果斷建議唐代宗採取行動,最終成功剪除了李輔國的羽翼,迫使其交出兵權,並將其逐出朝廷,不久後李輔國遇刺身亡,其專權局面至此終結。

 在李輔國之後,魚朝恩繼續以禁軍統帥身份干預朝政,其勢力更為囂張。元載再次施展政治手段,一方面利用魚朝恩的狂妄自大,誘導其犯下更多過失,加劇其與皇帝及其他朝臣的矛盾;另一方面,他精心佈局,通過收買魚朝恩身邊親信,掌握其內部動向,並在魚朝恩疏於防備之時,密奏唐代宗,詳述其罪狀與圖謀不軌之舉。唐代宗在元載的勸說與策劃下,決定果斷剷除魚朝恩。元載親自指揮,成功誘捕魚朝恩,並將其勒死,徹底清除了這一威脅皇權的巨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