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79章 逆鱗之筆·駱賓王:從神童詩人到叛軍文膽(第2頁)

 【駢文翹楚,檄文驚世】

 駱賓王不僅是傑出的詩人,同時也是駢文高手。駢文以其嚴格的對仗、工整的音韻和豐富的典故,要求作者具備深厚的學識與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駱賓王的駢文作品,尤其是《討武曌檄》(又稱《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堪稱駢文藝術的瑰寶。這篇檄文以其激昂的情感、犀利的言辭和磅礴的氣勢,成功地為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製造輿論,文中“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等警句,猶如雷霆萬鈞,震撼朝野,至今仍被引為經典。

 三、政局動盪,投身叛亂

 【四傑並峙,聲震海內】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他們以文詞齊名,共同推動了初唐文學的發展,尤其是詩歌創作的革新。四人風格各異,駱賓王以其才情橫溢、詩風豪放著稱,詩作涵蓋多種題材,既有歌詠山水、抒發個人情感之作,亦有針砭時弊、寄寓家國情懷之篇,展現了初唐詩壇的多元風貌。

 【敬業起兵,駱賓王執筆】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臨朝稱制,駱賓王毅然加入叛軍陣營,並親自撰寫了《討武曌檄》。這篇檄文不僅展示了駱賓王的文才,更揭示了他的政治立場與理想抱負。他以酣暢淋漓的筆墨,控訴武則天篡權亂政、背離正統,呼籲天下共討之。檄文的公開,極大地鼓舞了叛軍士氣,同時也在朝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甚至傳聞武則天在讀到檄文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之句時,也不禁感嘆:“宰相安得失此人!”足見駱賓王文字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