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25章 稚齡天子與權臣共治:晉穆帝司馬聃的短暫統治(第2頁)

 346年,桓溫策劃了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西征行動。面對佔據四川地區、長期割據一方的成漢政權,桓溫集結兵力,率部挺進西南,通過精準的戰略部署和凌厲的攻勢,迅速擊潰了成漢的抵抗力量,最終徹底滅亡了這個蜀中割據王國。這一勝利不僅增加了東晉的實際統治區域,將其版圖拓展至巴蜀之地,還極大地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南方廣大地區的整合與掌控力度,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前朝統一的局面,有助於穩定邊陲,增強內部凝聚力。

 然而,桓溫的軍事雄心並未止步於西南。356年,他再次展現其恢弘的戰略野心,率領東晉大軍北上,目標直指曾為中原腹地心臟的洛陽城。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桓溫成功收復了洛陽,此舉對於東晉的意義極為重大,不僅是地理上的象徵性勝利,更是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一種威懾,大大提升了東晉在華北地區的影響力和威望。儘管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後勤補給線的脆弱,東晉軍隊無法在洛陽久守,不得不撤離,但這短暫的佔領仍為日後可能的北伐佈局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證明了東晉軍隊有能力深入敵後,直搗黃龍。

 四、 晉穆帝早逝

 遺憾的是,晉穆帝司馬聃的生命如同流星劃破夜空般短暫而璀璨。在昇平五年(361年)五月,這位年僅19歲的皇帝因病駕崩於顯陽殿,結束了他短短17年的帝王生涯。在其短暫的執政期裡,雖未能親自決斷朝政,但通過依賴權臣的輔佐,東晉在艱難的國內外環境下依然維持著基本的穩定,並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版圖的有限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