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58章 蜀漢謀士馬良,受到劉備重用,結局和龐統類似!(第2頁)

 在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之後,為報關羽之仇並意圖恢復荊州失地,他決定揮師東進討伐孫吳。在這場戰略大舉之前,馬良作為劉備身邊的重要謀臣和親信官員,被賦予了一項至關重要的外交與軍事任務——前往武陵地區招撫五溪蠻夷。

 五溪蠻分佈在現今湖南、湖北、貴州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由多個民族部落組成,地形險峻且民風剽悍,歷來是中央政權難以完全控制的地方。然而,他們擁有的豐富人力資源和對當地地理環境的熟悉,使其成為當時任何欲經此地作戰的大軍必須爭取的對象。

 馬良以其過人的智謀和交際手腕,深入五溪蠻各部族,通過談判和外交手段,成功地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與支持。他不僅傳達了蜀漢朝廷的友好意願,還代表劉備授予這些部落首領印信封號,將其納入蜀漢的行政體系之內,從而使得這些原本獨立或半獨立的部族成為了蜀漢攻打東吳時的戰略盟友及兵力補充來源。

 隨軍出征與不幸結局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稱帝后,因痛失關羽及荊州之地而憤恨不已,決意興師問罪於東吳孫權。在這場關係到蜀漢國運的關鍵戰役中,馬良以其卓越的智謀與深厚的忠誠隨同劉備領軍東征,作為參謀幕僚,全程參與了戰略制定與軍事行動。

 劉備大軍自益州出兵,沿長江順流而下,直指孫吳領地。然而,面對年輕且深藏不露的孫吳大都督陸遜,蜀軍的戰略佈局和戰場態勢並未佔據絕對優勢。陸遜採取了堅壁清野、避實擊虛的策略,在夷陵一帶構築防線,耐心等待反擊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