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69章 李信伐楚大敗損兵折將,還讓嬴政丟了臉,為何沒被殺呢?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壯麗篇章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李信伐楚之戰的慘敗。儘管這次戰役讓秦軍損失慘重,甚至一度令秦始皇顏面掃地,但秦始皇並未按照常人預想的嚴苛秦法對李信施以極刑,這一行為背後所折射出的秦法其實並不嚴苛。

 一、李信伐楚,大敗而歸

 在秦朝統一六國的進程中,李信伐楚是其中一次重要的軍事行動。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欲滅楚國,年輕將領李信自薦只需二十萬兵力即可攻下楚國。秦王嬴政初時頗為欣賞其勇氣與自信,便命李信率軍伐楚。

 然而,李信伐楚的過程中低估了楚國的實力和地理條件,以及楚將項燕的指揮能力。他採取的速決戰策略並未能一舉擊潰楚軍,反而在進軍過程中因輕敵冒進而陷入被動。楚軍利用地形之利,靈活機動地對秦軍進行打擊,最終在平輿(今河南駐馬店一帶)大敗秦軍,李信不得不撤軍。

 李信伐楚的失敗,並非完全因為他個人能力不行,更多的是因為戰略決策失誤,尤其是對敵情、地理環境等關鍵因素的判斷偏差。這次戰敗也使得秦王嬴政意識到用兵穩重、經驗豐富的老將王翦更適合此重任,於是重新啟用王翦,調集六十萬大軍,經過充分準備後才成功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