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女子連(第2頁)

 第一師不但有完整的炮兵團,還有105毫米重榴彈炮,這哪裡是他們各旅能比得上的。

 但是,司令蘇武和副司令楚雄顯然是支持態度的,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至於合成第1師的副師長人選、以及師參謀長是政治處主任、軍需處主任的這些任命,除了副師長、參謀長這些重要職務進行了討論,剩下的下級軍官全部由孫銘自

己做主。

 會議最終決定,第一師的正規體制下,除了四個步兵團、一個突擊團、一個炮兵團之外,另外還有一個直屬的偵察連、一個工程兵營,一個衛生隊,一個通訊營。

 加上其他直屬小分隊,員額兵力9200人。

 蘇武又強調了一遍:

 “必須要儘快把第1師的新架子搭起來,第一是經過此戰要變得更強。孫銘,儘管菌委會不批我們合成第一師的番號,但是我們內部認定,第一師的正副師長均為少將。

 孫銘,你要把這件事好好做!”

 與會的其他軍官都投去了羨慕的眼光。

 孫銘刷的從座位上起身,對著司令蘇武、副司令楚雄和在座的其他軍官就是敬禮。

 這話說完了之後,就是新兵的補充順序和數量上的問題。

 為了新兵的補充,二旅旅長段方升訴苦說自己的旅傷亡較大,希望得到優先補充,還甩出了自己旅的傷亡人數。

 這讓蘇武有些不悅,“難道就你們二旅傷亡大嗎?北線作戰中,一旅的傷亡不比你們小,鄧旅長,你們一旅這次傷亡多少?”

 鄧寶山是接替趙大力指揮的一旅。

 在挺進縱隊原有的部隊中,一旅、三旅都是拳頭部隊。

 但是三旅起家就有了自己的山炮營,這是孫銘起義的時候帶過來的。

 而一旅作為老牌主力旅部隊,在這次反擊鬼子進攻時,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但鄧寶山卻沒張開嘴要優先補充他們。

 蘇武讓他說,鄧寶山癟癟嘴;

 “哪個旅傷亡不大,還有啥說的,自己先扛唄,能招到的兵就先訓練,慢慢補充唄!”

 蘇武馬上接過鄧寶山的話:“沒錯,現在就二千名新兵,你們各部隊的缺口,攏共有六千多人,根據地徵兵本來還算容易,但也不能一次就要強制滿額兵員的補充。

 連續作戰,不但我們很疲憊,老百姓也被戰火洗禮。

 況且,他們也要開始播種了,一次拉起來這麼多新兵,他們壓力也會大。我看鄧旅長說的對,一點點補充,招兵的數量不宜一次性補滿,這次招兵,就先補充空缺員額的二分之一。”

 蘇武定了調子,並用鄧寶山來堵住段方升他們其他人的口,再合適不過了。

 果不其然,段方升啞火了。

 不過,兵員數量上還是少。

 蘇武對正規軍是有要求的,必須基礎的體能要達標,年齡不宜過大。

 需要的都是青壯年勞力,除了特殊技能者,最大不要超過35週歲。

 這就使得挺進縱隊的兵不那麼好招。

 ......

 不過,還是為了加大擴充兵員。

 根據地行署專員、兼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趙剛建議,補充一批女兵。

 趙剛的想法為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

 蘇武贊成了這個想法;

 “女兵可以做醫療,後勤和醫療支援營,但是你能保證拉來多少女兵進入咱們正規軍的戰鬥序列。”

 趙剛長時間做這方面的工作,對這方面的事情都已經爛熟於心了,馬上道;

 “基本上可以補充600人到700人、這是最少的,而且都是身體靖康志願參軍的女性人員,我和管總隊長有過調查。”

 民兵總隊隊長管大膽馬上附和。

 他對趙剛的這個意見進行了贊同。

 他提到,有意願參軍的女兵特別多,至少有六七百人;

 年齡都在20歲到25歲之間。

 趙剛接著這個話題繼續講道;

 “願意加入我們挺進縱隊的女兵中,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具有小學以上文化!

 副司令楚雄聽著來了勁,對趙剛說:

 “我看這個主意好,如果真的能招來這麼多女兵,這批人當中,有文字文化背景,特別是初中以上文化的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