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商討(第2頁)

 每一口都能吃到蝦和蟹的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我每次來這兒,蝦蟹粥是必點的菜。”

 喬芷伊回頭按了一下門鎖鍵後,來到秦立身邊介紹道。

 “嗯。

 粵菜不僅注重食材的原味,還善於創新配料和調料,以突出菜品的鮮味和口感。”

 秦立揹著手看著店招點著頭說道。

 “秦市長,裡邊請。”

 喬芷伊伸手示意道。

 這家餐館的裝修風格是典型的粵式風格,其風格通常具有簡潔、明快、實用等特點,強調自然光線和空間感,使顧客在就餐過程中感到舒適和放鬆。

 喬芷伊點了燒鵝、菠蘿咕嚕肉、蜜汁叉燒、白灼菜心和一份蝦蟹粥。

 “秦……”

 點完後,喬芷伊剛想開口,突然瞟了一眼四周,見餐廳里人來人往,忙轉口叫著,“秦總,您看這幾個菜可以嗎?”

 說完後,喬芷伊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秦立看著喬芷伊微微一笑,“我剛才說了,今天是跟著你享口福來的,由你安排。”

 秦立揮手說道。

 “喝酒嗎?”

 喬芷伊問道。

 “有什麼酒?”

 秦立看著一旁的服務員。

 服務員推薦了幾種酒,喬芷伊忙要了一瓶名酒。

 “秦總。”

 喬芷伊挪了一下凳子看著秦立,“既然立意

是高新技術產業,我認為已經給我們後期的工作定了位,高新技術和產業鏈,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喬芷伊撫了一下秀髮說道。

 秦立微微頜首,“這個立意味著我們開發區需要在技術創新、產業鏈佈局等方面下功夫,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國家的政策導向,聚焦關鍵技術,力求在某個細分領域有所突破。”

 “秦總,關於高新技術和產業鏈方面,我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我們臨平區內沒有重點大學,到目前還不具有高新技術的研發能力。

 鑑於此,我想能不能引進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我們開發區;至於產業鏈方面,我的考慮是,只要這些高新技術企業能夠落戶我們開發區,勢必會引起上下游的聯動,進而形成產業鏈。”

 喬芷伊說道。

 喬芷伊說的很有道理,通常來說,高新技術企業的引進對於提升開發區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至關重要。

 這些企業不僅能夠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能夠通過產業鏈的帶動效應,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提升地方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我始終對我們臨平的營商環境有些擔憂?”

 喬芷伊看著秦立面露憂色,“硬環境的事好辦,但軟環境的建設才是最重要,因為它帶個人的是一種更直觀的視覺感應和精神感應。”

 一個城市的“硬環境”是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存在,包括道路、建築、雕塑等基礎性的公共設施。

 “軟環境”包括思想觀念、文化氛圍、政策法規、人才技術、社會風氣、公共生活秩序等要素。

 城市軟環境是基於意識層面上的一種無形行為範疇。

 一個城市的硬環境是軟環境的載體,而軟環境是城市發展的吸引力、核心競爭力,是硬環境得以產生價值和效應的關鍵因素,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

 所以說,軟環境是促進一個城市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喬芷伊的話讓秦立不由想起那天在市政府服務大廳裡看到的那一幕,辦事人員缺乏精氣神不說,對前來辦事的市民更是板著一張“衙門”臉,就這樣的服務就算引來了企業也會被嚇跑。

 “這方面市裡也意識到了,相信很快將會出臺一系列扭轉服務態度,促進服務意識的措施。”

 秦立這話也是泛泛而談,就算他看到了,就算他有心想要約束整改,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副職,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等到服務員上菜後,喬芷伊拿起酒瓶到了兩杯酒,“秦總,我酒量淺,只能以淺酌相陪了。”

 喬芷伊說著擰上瓶蓋,將酒瓶放在一旁說道。

 “小酌怡情吧。”

 秦立笑了笑。

 “先嚐嘗燒鵝。”

 喬芷伊拈了一塊燒鵝到秦立的碗裡,然後自己也拈了一塊。

 “燒鵝是粵菜系中最受歡迎的傳統美食之一,獨特的烤制工藝、美味的口感以及鮮明的地域特色深受食客們的歡迎。”

 喬芷伊說完,吃了起來。

 “芷伊啊,你也是一個美食家啊?哈哈。”

 秦立吃完後,拿了一張紙巾擦拭了一下嘴角後笑道。

 “秦總,別說得這麼文雅,我就一吃貨。”

 喬芷伊嚥下燒鵝肉後才說道。

 “華夏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讓很多外國人不理解,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我們對食物有著如此深厚的情感,不理解為什麼我們的飲食文化如此豐富多樣。”

 喬芷伊點了點頭,她放下手中的餐具,看著秦立,“確實,我們華夏的飲食文化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它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生活的態度。”

 秦立點了點頭,指了一下桌上的燒鵝,“就拿這道燒鵝來說,它的製作工藝獨特,烤製出的肉質鮮嫩多汁,皮脆而不膩,這背後都是廚師們辛勤的勞動和精湛的技藝。”

 喬芷伊認同地點了點頭,“而且,每一種食物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就像這燒鵝,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是嶺南地區特有的傳統美食。”

 秦立笑著端起了酒杯,“所以,我們的飲食文化,不僅僅是食物本身,更是一種歷史的傳承,一種文化的延續。”

 喬芷伊也端起酒杯說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那麼喜歡美食,因為每一道菜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

 兩人碰了一下杯後,喬芷伊玉腕輕翻,等到她放下杯子的時候,秦立發現她杯裡已經空了。

 這就是喬芷伊說的淺酌?秦立笑著搖了搖頭,脖子一仰。

 “秦總,明天那兩家互聯網企業中午到了的話,你看你是跟下午另外兩家智能企業一起接待還是?”

 放下酒杯後,喬芷伊看著秦立。

 聽到喬芷伊的話,秦立剛拿起的酒瓶,不由停住,“下午兩家企業預計什麼時間到?”

 “估計四點左右吧。”

 喬芷伊道。


 “四點?”

 秦立給兩人杯裡倒上酒後,看著喬芷伊,“你的建議呢?”

 “我的建議?”

 估計喬芷伊壓根兒沒想到秦立會徵求自己的意見,不由愣了一下,“秦總,下午兩點,你如果有時間,我帶他們到市政府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

 下午另外的兩家企業,後天上午,您覺得呢?”

 秦立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

 “秦總,你孩子多大了?”

 喬芷伊冷不丁的這句話,讓秦立錯愕了一下,隨即笑了笑,“暫時還沒有小孩。”

 “沒有?”

 喬芷伊不太相信的目光看著秦立。

 “我去年才結婚。”

 秦立笑著拿起筷子,“你呢?”

 秦立在拈菜的時候順口問道。

 “我?”

 喬芷伊苦笑了一下,“我也沒有小孩,去年離的婚。”

 喬芷伊說著拿起筷子拈了一片青菜。

 “秦總,您是忙事業去了,我呢?呵呵。”

 喬芷伊將青菜放進碗裡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喬芷伊的話讓秦立沒法接,只是微微一笑。

 飯後,喬芷伊把秦立送回了市委招待所。

 第二天早上8點,秦立剛進踏上市政府大樓前的臺階時,便看到常務副市長韓雲霄在另一側也走上了臺階。

 “韓市長……”

 “秦市長……”

 兩人幾乎同時叫出聲,叫完後,兩人相視一笑。

 等走到一起後,韓雲霄看著秦立笑道。

 “秦市長,昨晚回去後啊,我呢,就您在會上提出的打造我們臨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想法,仔細想了想,這是目前拉動我們臨平經濟發展的唯一辦法。”

 韓雲霄揹著手說道,“應明市長可能有他的考量,所以並沒有在會上做出決策,而是提交市委常委會,我覺得也是好事。”

 說話的時候兩人已經到了一樓大廳門口。

 “臨平新區的重新定位,確實需要常委會過一些,現在只是時間……”

 韓雲霄停住腳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