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314章 邕王的小心思(第2頁)

 莊學究微微搖頭,沉吟了一會說道:“這世上任何事並不是非黑即白,老朽並不是說王通判之政策不好,而是有些事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學究之言高深莫測,請恕學生愚鈍,實在有些不明白。”顧廷燁說道。

 “不明白就慢慢想,老朽只教你們學識,至於為官之道,老朽一個教書先生哪裡懂。”莊學究微微搖頭,不願多語。

 ……

 邕王府正廳

 邕王坐在上首,和顏悅色的看著左下首的一個老者,道:“這致仕還可以起復,周侍郎身子硬朗,耐心等待便是,以後必有重用。”

 “殿下,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麼?”周志清有些不甘道。

 以他的年紀,三品侍郎基本已經到頂了。

 然而他很不甘心,若是在侍郎之位上榮休,最多不過加封一個尚書和光祿大夫的文散官罷了。

 所以他才投靠邕王,想著等以後邕王登基,更進一步。

 這次向官家進言,請立儲君,他在暗中可沒少出力。

 結果倒好,官家直接讓他致仕了,別說更進一步了,連加封榮休都沒有。

 至於邕王的暗示,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官家如今絲毫沒有立儲君的意思,即便邕王最後勝出,等他坐上皇位,誰知道還要多久。

 如今自己還有點用處,要是等個幾年,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那時候邕王還記得他是誰?

 更別說起復了。

 邕王為難道:“周侍郎,本王真的盡力了。”

 周志清聞言心裡十分後悔,自己都一把年紀了,摻和這些幹什麼。

 結果好處沒撈到,提前致仕不說,連榮休加封也沒了。

 “殿下,如今官家沒有立諸之意,不過我倒是有個辦法,若是殿下願意一試,或許能讓殿下得償所願。”周志清說道。

 “哦?”邕王眼睛一亮,問道:“什麼辦法?”

 “如今汴京都在議論王安石此人,而據我瞭解,王安石算是海文仁的半個學生,海文人深得官家信任,又和韓大相公相交莫逆。若是殿下能幫王安石說話,必然能贏得海文仁和韓大相公的好感。只要他們願意幫助殿下,大事可成矣。”周志清說道。

 “本王一旦拉攏改革派,朝中守舊派必然會支持兗王。”邕王搖了搖頭道。

 他雖然城府不深,卻也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周志清的意思。

 所謂的幫王安石說話,無非就是贊同王安石的做法,向改革派示好。

 藉此贏得改革派的支持。

 改革派也清楚,如今官家老邁,又沒有子嗣,若想施行改革,只能寄希望於新君。

 若是這麼做,確實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改革派的支持。

 但是一旦這麼做,必然會得罪守舊派。

 朝中改革派雖然有些實力,但是比起守舊派還是差的遠了。

 更何況,如今支持他的官員基本都是守舊派。

 真要這麼做,能不能拉攏到改革派不說,如今支持他的人,估計都要背棄他了。

 “殿下只需釋放一個信號即可。”周志清勸道。

 邕王聞言心中一動,並不是他被周志清說動了,而是周志清的話給了他一個啟發。

 盛長楓他們不認同,顧廷燁並不在乎,但是莊學究竟然也不認同,顧廷燁就很不服氣了。

 莊學究微微搖頭,沉吟了一會說道:“這世上任何事並不是非黑即白,老朽並不是說王通判之政策不好,而是有些事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學究之言高深莫測,請恕學生愚鈍,實在有些不明白。”顧廷燁說道。

 “不明白就慢慢想,老朽只教你們學識,至於為官之道,老朽一個教書先生哪裡懂。”莊學究微微搖頭,不願多語。

 ……

 邕王府正廳

 邕王坐在上首,和顏悅色的看著左下首的一個老者,道:“這致仕還可以起復,周侍郎身子硬朗,耐心等待便是,以後必有重用。”

 “殿下,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麼?”周志清有些不甘道。

 以他的年紀,三品侍郎基本已經到頂了。

 然而他很不甘心,若是在侍郎之位上榮休,最多不過加封一個尚書和光祿大夫的文散官罷了。

 所以他才投靠邕王,想著等以後邕王登基,更進一步。

 這次向官家進言,請立儲君,他在暗中可沒少出力。

 結果倒好,官家直接讓他致仕了,別說更進一步了,連加封榮休都沒有。

 至於邕王的暗示,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官家如今絲毫沒有立儲君的意思,即便邕王最

後勝出,等他坐上皇位,誰知道還要多久。

 如今自己還有點用處,要是等個幾年,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那時候邕王還記得他是誰?

 更別說起復了。

 邕王為難道:“周侍郎,本王真的盡力了。”

 周志清聞言心裡十分後悔,自己都一把年紀了,摻和這些幹什麼。

 結果好處沒撈到,提前致仕不說,連榮休加封也沒了。

 “殿下,如今官家沒有立諸之意,不過我倒是有個辦法,若是殿下願意一試,或許能讓殿下得償所願。”周志清說道。

 “哦?”邕王眼睛一亮,問道:“什麼辦法?”

 “如今汴京都在議論王安石此人,而據我瞭解,王安石算是海文仁的半個學生,海文人深得官家信任,又和韓大相公相交莫逆。若是殿下能幫王安石說話,必然能贏得海文仁和韓大相公的好感。只要他們願意幫助殿下,大事可成矣。”周志清說道。

 “本王一旦拉攏改革派,朝中守舊派必然會支持兗王。”邕王搖了搖頭道。

 他雖然城府不深,卻也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周志清的意思。

 所謂的幫王安石說話,無非就是贊同王安石的做法,向改革派示好。

 藉此贏得改革派的支持。

 改革派也清楚,如今官家老邁,又沒有子嗣,若想施行改革,只能寄希望於新君。

 若是這麼做,確實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改革派的支持。

 但是一旦這麼做,必然會得罪守舊派。

 朝中改革派雖然有些實力,但是比起守舊派還是差的遠了。

 更何況,如今支持他的官員基本都是守舊派。

 真要這麼做,能不能拉攏到改革派不說,如今支持他的人,估計都要背棄他了。

 “殿下只需釋放一個信號即可。”周志清勸道。

 邕王聞言心中一動,並不是他被周志清說動了,而是周志清的話給了他一個啟發。

 盛長楓他們不認同,顧廷燁並不在乎,但是莊學究竟然也不認同,顧廷燁就很不服氣了。

 莊學究微微搖頭,沉吟了一會說道:“這世上任何事並不是非黑即白,老朽並不是說王通判之政策不好,而是有些事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學究之言高深莫測,請恕學生愚鈍,實在有些不明白。”顧廷燁說道。

 “不明白就慢慢想,老朽只教你們學識,至於為官之道,老朽一個教書先生哪裡懂。”莊學究微微搖頭,不願多語。

 ……

 邕王府正廳

 邕王坐在上首,和顏悅色的看著左下首的一個老者,道:“這致仕還可以起復,周侍郎身子硬朗,耐心等待便是,以後必有重用。”

 “殿下,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麼?”周志清有些不甘道。

 以他的年紀,三品侍郎基本已經到頂了。

 然而他很不甘心,若是在侍郎之位上榮休,最多不過加封一個尚書和光祿大夫的文散官罷了。

 所以他才投靠邕王,想著等以後邕王登基,更進一步。

 這次向官家進言,請立儲君,他在暗中可沒少出力。

 結果倒好,官家直接讓他致仕了,別說更進一步了,連加封榮休都沒有。

 至於邕王的暗示,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官家如今絲毫沒有立儲君的意思,即便邕王最後勝出,等他坐上皇位,誰知道還要多久。

 如今自己還有點用處,要是等個幾年,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那時候邕王還記得他是誰?

 更別說起復了。

 邕王為難道:“周侍郎,本王真的盡力了。”

 周志清聞言心裡十分後悔,自己都一把年紀了,摻和這些幹什麼。

 結果好處沒撈到,提前致仕不說,連榮休加封也沒了。

 “殿下,如今官家沒有立諸之意,不過我倒是有個辦法,若是殿下願意一試,或許能讓殿下得償所願。”周志清說道。

 “哦?”邕王眼睛一亮,問道:“什麼辦法?”

 “如今汴京都在議論王安石此人,而據我瞭解,王安石算是海文仁的半個學生,海文人深得官家信任,又和韓大相公相交莫逆。若是殿下能幫王安石說話,必然能贏得海文仁和韓大相公的好感。只要他們願意幫助殿下,大事可成矣。”周志清說道。

 “本王一旦拉攏改革派,朝中守舊派必然會支持兗王。”邕王搖了搖頭道。

 他雖然城府不深,卻也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周志清的意思。

 所謂的幫王安石說話,無非就是贊同王安石的做法,向改革派示好。

 藉此贏得改革派的支持。

 改革派也清楚,如今官家老邁,又沒有子嗣,若想施行改革,只能寄希望於新君。

 若是這麼做,確實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改革派的支持。

 但是一旦這麼做,必然會得罪守舊派。

 朝中改革派雖然有些實

力,但是比起守舊派還是差的遠了。

 更何況,如今支持他的官員基本都是守舊派。

 真要這麼做,能不能拉攏到改革派不說,如今支持他的人,估計都要背棄他了。

 “殿下只需釋放一個信號即可。”周志清勸道。

 邕王聞言心中一動,並不是他被周志清說動了,而是周志清的話給了他一個啟發。

 盛長楓他們不認同,顧廷燁並不在乎,但是莊學究竟然也不認同,顧廷燁就很不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