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98章 釋懷(第2頁)

 壽安堂是盛老太太居住的地方,兩人不方便走動。

 “嗯。”李安點了點頭。

 來到學堂,齊衡有些緬懷的四處打量。

 好在在盛家借讀多年,除了後院外,別的地方都很熟悉。

 想起這幾年在盛家讀書的日子,齊衡很是懷念。

 李安一愣,他猜想過很多齊衡可能會和他說的話,唯一沒想到的是齊衡會和他說這個。

 “其實我開始有很多話想說,突然發現又沒有什麼想說的了。”齊衡說道。

 “那我們以後還算是朋友麼?”李安問道。

 齊衡這個人或許有些天真,有些優柔寡斷。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是個不錯的朋友。

 若是可以,李安也不想失去這個朋友。

 “我們不是一直都是朋友麼?”齊衡反問道。

 “哈哈!”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一笑。

 “沒錯,我們一直是朋友。對了,還沒恭喜你中舉呢。”李安笑道。

 “那我是不是也要恭喜你?”齊衡笑道。

 “同喜同喜。”

 李安來到往日盛長柏坐的位置坐了下來,問道:“在國子監學習還適應麼?”

 “說實話,很不適應。”齊衡也坐了下來,搖了搖頭說道:“國子監雖然是大宋最高學府,但是裡面許多都是膏粱子弟,整個國子監的風氣都被他們帶壞了。”

 對於國子監的風氣李安也聽說過一些。

 因為大宋優待文官,國子監有許多官宦子弟,還有很多勳爵子弟。

 倒不是那些勳爵官宦人家都是紈絝子弟,卻也佔據著大多數。

 有句話說的好,富不過三代,這一點在古代並不是很適用,但是道理卻是共同的。

 這些在國子監讀書的官宦子弟和勳爵子弟中嫡出只佔少數,庶出佔據多數。

 大多數人家對於庶子本就不是很在乎,加上嫡母有意把庶子養廢,這些紈絝子弟聚集到一起,效果可想而知。

 有道是一顆老鼠翔,壞了一鍋粥。

 經常逃課出來尋花問柳,甚至還有人把青樓女子帶到了國子監去。

 唐唐大宋最高學府,風氣敗壞到那種程度。

 導致一些對子女重視的,都不願意把子女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