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47章 太急了(第2頁)

 李安一怔,看樣子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啊。

 事實上,雖然海文仁對蘇家父子三人都很欣賞,但是要說更欣賞的還是蘇洵。

 蘇洵家境不錯,從小讀書,然而沒讀多久,就放棄了。

 進了中院,來到客廳,等丫鬟送上茶水退下,海文仁看向蘇洵笑道:“明允,我還以為你會一直躲著我呢。”

 “海學士,我…”蘇洵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成家後蘇軾也沒有收斂性子,四處遊山玩水。

 李安:“……”

 海文仁多次向官家舉薦蘇洵,官家也看過蘇洵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

 但是大宋官員要麼是科舉入仕,要麼是蔭封。

 蘇洵落榜,又沒有蔭封資格,即便官家對他欣賞,也不能直接給他封官。

 為此官家特意準備了一場舍人院試,召蘇洵參加考試,想以此讓蘇洵入仕。

 然而蘇洵卻託病拒絕參加。

 蘇洵之所以不願意參加,是因為心裡有傲氣,在他看來這種方式入仕,和走後門沒有什麼區別。

 他從小嚴厲要求兩個兒子,若是通過這種方式入仕,兩個兒子又怎麼看他?

 恰好沒多久,妻子病逝的消息傳來,蘇洵就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汴京。

 這件事蘇洵並不後悔,他唯一覺得對不起的就是海文仁了。

 海文仁為他忙前忙後,沒有私心,他卻辜負了海文仁的一番苦心。

 即便妻子喪期結束,來到汴京,他也一直沒有來見過海文仁。

 這次要不是海文仁舉薦他兩個兒子參加制科,他不得不上門感謝,依舊還是會躲著他。

 海文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也別覺得愧疚,這件事是我沒有考慮周全。”

 海文仁只是覺得蘇洵有才,不想埋沒人才,才多次向官家舉薦。

 蘇洵拒絕參加舍人院考試,他知道後也有些氣憤。

 不過後來他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

 換成是他,也不願意通過這樣的方式入仕。

 海文仁側頭看向坐在末位的李安,微笑道:“你的那個興農九策和範大相公當初實行的新政倒是有一些地方不謀而合。”

 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李安還是知道一些的。

 其中就有均公田、厚農桑,不過具體的他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