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量子隧穿催化劑(第2頁)

 "放心,這只是最基礎的單細胞生物,風險可控。"李林篤定地說,"而且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了,要徹底觀察量子場對有機體的影響,就必須親自嘗試。"

 說著,個裝有幾種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命艙就被緩緩推入了等離子球核心區。所有的科學家都屏住呼吸,緊盯著監視屏幕。

 陣劇烈的能量波動過後,艙體竟然安全地穿過了量子渦核,出現在了球體內部的空間裡。李林立刻讓系統展開多角度的掃描,將數據投射到了巨大的全景屏幕上。

 "天啊看到了嗎?"她激動地指著屏幕說,"那些在量子場中暴露的藻類和微生物,它們的基因結構正在重組!有的基因點亮了,有的則黯淡下來,整個生命的編碼模式都發生著變化。更神奇的是,它們似乎都失去了細胞核膜,只留下了個遊離的分子操作場"

 的確,隨著基因的重組,那些樣本逐漸融合成了無定型的原生質狀,彷佛退化回到了最原始的生命形態。但同時,它們也獲得了些全新的"器官",如微型渦旋推進器、超折射透鏡和分子操縱觸手等未知的結構。

 "它們它們進化出了量子生命體的雛形!"托馬斯驚歎道。

 李林點點頭,雙眼放射出興奮的光芒。"是的,我們親眼目睹了個物種進化為全新的生命形態。如果給予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它們終將在這個微型量子場中發展出高等文明。而那正是我們最終的目標——讓人類文明也能有機會進化成為宏觀量子生命!"

 從那以後,李林和她的團隊開始了為期數十年的量子生物實驗。他們不斷在微型量子場中注入新的生物樣本,研究和引導這些生命體進化,希望有朝日能創造出高智能的量子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