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起來了(第2頁)

 他們在家鄉的時候,就是靠海吃飯,抓魚吃。

 孫龍江一想,這也是一個好主意。

 但去海那邊太遠,而且他們也沒有船。自己的營地就靠著河,抓河魚吃也一樣。

 但這些東瀛人不知道如何捕捉冰凍的河裡的魚。

 好在孫龍江的手下有從遼陽過來的,說這不簡單嗎,把冰刨開,就能抓魚了。

 於是孫龍江又讓那個手下帶著幾十個東瀛新兵去河裡冬捕。

 結果剛把冰層刨開,尺把長的大魚就往外蹦。

 用網兜撈出來,往冰面上一扔,一下子就凍成了魚棒槌。

 之前東北有句民謠,“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就是形容東北地區的富足的。

 不僅孫龍江的兵捕魚打獵,那些新移民見了,也都來了精神,自發的上山打獵,下河抓魚。

 也幸虧黑龍江這個地界資源豐富,一時間也滿足了這些人對食物的需求。

 不僅是肉類,那些皮毛也被加工成衣服被褥,供那些移民取暖。暫時解決了他們的吃飯和穿衣問題。

 當然,那些移民為了感激孫龍江,把那些最好的皮毛,比如紫貂,白狐皮等都獻給了孫龍江。

 孫龍江也不客氣,全盤收下。

 他不是自己留著用,他是準備用這些好皮子去海參崴換東西,再發給這些移民。

 這樣打了一個星期,軍屯附近的那些動物很快就全被抄家滅族了。

 孫龍江不得不讓捕獵隊騎著馬,到更遠處去圍獵。

 這也是他的想法,藉助這種圍獵行動,巡視軍屯周邊的情況,發現並防止扶余人悄咪咪靠近並進攻他們。

 畢竟,他這一千來號人馬,還沒有經歷過戰陣,真要打起仗來,能不能保護自己和民屯的老百姓,孫龍江心裡還是個未知數。

 除了自力更生,打獵捕魚養活自己之外,孫龍江也藉著這種活動,瞭解了軍屯附近大片的地區。

 讓他驚訝的是,這片地區並不是無人區。而是有人類活動。

 他和他的手下就看到過獵人搭建的窩棚和捕獵時馬踏的足跡。但這些痕跡看起來都是很久之前留下的,很多窩棚很久都沒有人來過了。

 不過,這也可以確定,這片地區有遊獵族群來過。

 雖然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扶余人或者親近扶余人的東胡部族,孫龍江也是十分警惕。

 他開始派出更多巡邏隊,去巡視周邊地區。捕獵,只不過是順道的事兒。

 孫龍江也把這個發現通知給金英傑他們那些民兵隊。

 讓他們加強戒備,並協助自己的屯軍防備扶余人偷襲。

 移民村屯的氣氛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因為最初到這邊移民的三十六屯住戶是吃過扶余人的虧的。而且他們在這裡已經是第二個年頭了,所以他們有經驗也有保護家園的戰鬥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