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涼國咱學不來(第2頁)

 既然舅哥兒陳長生能搞,他也能搞。畢竟大梁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市場是藍海。

 但此事交代到戶部,戶部卻說搞不了。

 “怎麼,沒有設備,可以到涼

 州去買,沒有鋼鐵,可以讓匠人去涼州學著煉,或者直接把人挖過來,這有何難?”亓無忌有些不高興。

 戶部很快就回應了。

 陛下,咱大梁不是買不起設備,而是沒有“電”!

 涼州的匠作坊裡都用一種叫“電”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來啟動那些稀奇古怪的機械。

 “沒有,就讓陳長生給朕運來一些!這點事都辦不了,朕要你等何用?”亓無忌龍顏大怒。

 “陛下,請息怒,電可以讓西涼王運來,可最最重要的是,咱僱不起涼州的工匠啊!”

 “僱不起工匠?”亓無忌有些詫異了。

 作坊匠人是比農人都不如的下等人,怎麼就僱不起了?

 “陛下,據臣所瞭解,西涼王把涼州的工匠分八級,初等的一二級工匠每人日薪就要七八十錢,成熟的優秀工匠更貴,八級工匠的工資簡直比縣令的工資還高。所以,臣說僱不起......”工部的官快哭了。

 這特麼能賺到錢了嗎,賺點錢不都給工匠了?

 “冠智,你是不是被騙了?”亓無忌十分納悶兒。

 身為大梁皇帝,雖然亓無忌是九五之尊,但他還真不懂什麼叫集約化,規模化生產。也沒有認真調查過西涼工廠內職工的生產效率,所以產生這樣的困惑不足為奇。

 而大梁的官員覺得人工貴,是因為重農輕商的思想作怪,商人和作坊主要交重稅,除了交稅,再給工人開那麼高的工資,當然賠錢了

 。

 “不能啊,待臣再詳細調查瞭解一下啊!”王冠智覺得,既然皇帝覺得不可能,那一定是自己調查得不夠細。

 王冠智深入基層,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西涼國的經濟奇蹟。

 恰逢此時,陳長生決定在秋收後搞一項基建工程,修築一條從晉陽到定邊的“高速”公路。之前,大梁各郡雖然有官道,但很多地方因為跨了行政區,所以是不通的,陳長生打算利用一個秋冬季節,把這些官道全都連接起來,並且升級改造成四車道的戰備公路。

 他之所以打算這樣做,是為了能更快速的調動軍隊,連接國內各縣形成一體化發展。

 陳長生把想法跟王冠智一說,王冠智就搖頭反對。

 “王上,你不是說要輕徭薄賦,讓國民休養生息嗎?這還不到半年,你就要搞這麼大的工程.......”

 “斯,相國,與民修養生息和修路也不衝突啊?”陳長生說。

 大梁地處北方,一年一熟,農民種地用時只有四五個月。其他時間除了發展養殖,基本就沒啥事兒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