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二百三十九章 年輕的省級幹部(第2頁)

 說到底,他亓無忌的手腕雖然夠硬,但實力還是不夠強。

 他覺得自己的初衷並沒有錯,只是時機沒選好,下手早了!

 但現在他能收回成命嗎?

 不能了!

 君王一言九鼎,他說出的話就是法律,法律如果朝令夕改,就不會有人再把他的話當話,他的處境只會更糟糕,甚至,國家會在他手中分崩離析,徹底毀滅!

 所以,無論再難,他也要硬挺下去!

 讓他欣慰的是,他手下還有很多忠於自己的人。京城中文臣有宋曦等,武將有衛尉田豐和他手下的一萬多衛戍部隊。

 但這些還不夠。所以當他聽說自己的大舅哥,驃騎將軍派兩萬精銳邊軍來馳援時,心裡也是一陣寬慰。

 朕沒有看錯他!

 危難之時,還得自己家人顯身手!

 除了陳長生,駐紮在隴西的右將軍劉伯當部,也理所當然的成了平定叛亂的主力部隊。

 劉伯當的隴西軍現在也是兵強馬壯,為了制衡陳長生,亓無忌允許他將隴西軍擴編為三萬人,又給了他五千匹戰馬和大量輜重。再加之從陳長生那裡調集的三千匹戰馬,劉伯當已經擁有精騎五六千人。

 既然隴西軍有騎兵,那當然就要對付匈奴人。而趙坤山則尋著侯景的叛軍猛打。

 但劉伯當的騎兵和匈奴王的騎兵一接觸,就被擊潰。

 這也情有可原,因為

 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大梁騎兵無論訓練強度和弓馬騎射的本領,和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戰術等級。

 劉伯當也知道不能血拼。因為這支騎兵恐怕是大梁唯一能拿得出來的老底子了。

 不能禦敵與國門之外,那就只好誘敵深入,走堅壁清野,打游擊戰的路子。

 所以不僅北地和上郡兩地,大梁北方各郡都成了戰場。

 天災,兵禍疊加之下的大梁北方百姓,已經斷絕了一切希望。

 這時的西北三郡,就成了暗黑夜裡唯一一點星光。

 陳長生這次沒有走接納難民,增加三郡人力資源的路子。而是向朝廷奏報了自己的想法。

 北上抗敵,先將侯景在北地和上郡的老窩端了,讓侯景成為無源之水,然後再守住長城,斷了匈奴人的退路,來個甕中捉鱉。

 亓無忌一聽,這個主意好啊!大舅哥兒真像樣!

 話說,這個時候,他也不再為了提防陳長生而刻意挾制他的權力了。自古請人打仗都得付出代價,為了讓陳長生出力,他又下詔,任命陳長生為北地、上郡兩郡宣撫使,也就是說,陳長生有多了塊地盤,已經是五個郡的最高地方長官了。

 亓無忌不怕陳長生勢力過大,因為西北三郡和北地、上郡中間還隔著一個隴西郡。他已經聽說陳長生和劉伯當並不對付,所以把劉伯當加封為隴西宣撫使。

 亓無忌這一招也算很高明。因為侯景為了獲得匈奴王的協助,把

 北地和上郡送給匈奴王當禮物了。

 打不敗侯景,這兩郡不歸自己管了,打敗了侯景,這裡也是一片廢墟,老百姓也是刁民,還不如就賞給陳長生一個虛銜,讓他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