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章(第2頁)

 泗水雖是一條大河,但泥沙淤積,航道不寬也不深。中間十幾丈水深丈許之處方可行大船。若秦軍大軍沿著水路而至,必都是大型兵船和物資船隻。所以,將航道堵塞,便可有效阻斷。河岸邊水淺的地方,則以木籠裝石塊沉入封堵。

 至於堵塞水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會不會造成渾水氾濫等問題,則壓根也考慮不到了。

 河面好封鎖,陸地上便困難了。留縣充其量只是座縣城,防禦體系乏善可陳。城牆不高,城池不大,護城河只有兩丈,只是個小河溝而已。至於城頭的防禦措施,幾乎沒有。

 東府軍攻留縣的時候,炸開南城門之後殺進去,城中守軍不到一千,稍作抵抗便全部投降或逃走。所以,城牆城頭的一些設施倒是沒有遭到破壞。但是,若面對大軍的進攻,卻也根本無關緊要。

 東府軍能做的便只有在如今的防禦基礎上升級一些防禦設施。城牆不高,那便在城牆上用泥包沙包堆砌一些工事,將北城城垛用泥包加上半人高。

 另外,城牆內側石階狹窄,不便於兵馬上下城牆。便用原木搭建了幾處階梯,便於搬運物資和兵馬上城。城樓又破又小,城門破爛不堪,根本承受不住衝擊。李徽一不做二不休,將東西南北四面城門命人全部用泥包沙包堵了個嚴嚴實實。

 這麼做頗有些畫地為牢的愚蠢,周澈甚至都表示疑惑。這豈不是將自己堵在了城中,連撤走都沒法撤走了。這麼做是極為危險的。

 李徽倒是無所謂,若大批敵軍攻來,必是四面圍城而攻,任何一道城門都是破綻。若到了不得不撤走的時候,那也是東府軍全面落敗之時。屆時的局面定然是彭城未克,而留縣已破。整個行動已經失敗,那也無所謂退路了。

 況且,真要走,也不必從城門出去。低矮的城牆,掛上繩梯便可輕鬆出城。到那時是逃命,倒也不必在乎車馬物資等這些東西了。李徽也絕沒有騎馬單獨逃生的打算。

 “昔年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鉅鹿之戰,以萬餘兵馬破王離二十萬大軍。便是有不留後路,不勝則死的決心。今我東府軍也要有此決心。若彭城未克而留縣失守,則是我東府軍的失敗。若北府軍攻克彭城,則對方兵馬也沒有和我東府軍死磕的意義。屆時北府軍必來救援,敵軍必撤。所以,一切以防守需要為主,不必去想其他。兄長,你當轉告軍中將士,後路已斷,唯有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