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第2頁)

 袁真其實也知道,這種時候,謝安和王坦之等人不可能阻擋得了桓溫來攻打自己。更不可能挑動王謝大族和桓溫內鬥。

 他要的只是時間,壽陽城的兵馬太少,實力太弱,他不得不通過各種手段來拖延時間,讓自己做好準備。能敗壞桓溫的名譽,把水攪渾,對他袁真都是有利的。

 袁真對外最仰仗和期盼的,還是能得到秦國和燕國的支持。秦國燕國都是大晉的敵國,自己叛出大晉,正符合他們的利益。豫州是南下的鎖鑰,壽陽之地正是他們垂涎的地方,所以利用他們,依附他們,才是保住自己的秘訣。

 於是袁真分別向秦國和燕國求援,表示臣服態度。兩國也都給予了回應。燕國皇帝慕容暐在年初便下達旨意,封他為都督淮南諸軍事、徵南大將軍、領護南蠻校尉、揚州刺史,封宣城公等一大串的頭銜爵位。

 秦國更是給了實際的承諾,秦國丞相王猛承諾,一旦大晉攻擊壽陽,他們一定會派兵來援。

 袁真是個精細之人,雖然得到了秦國和燕國的承諾,但他當然還是不能放心的。求人不如求己,有些事完全寄希望於別人,下場會很慘。特別是性命交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