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兩隻狐狸(第2頁)

 “是”,王琦心裡鬆了口氣,這位大人看似精明,實際也聰明不到哪裡去。

 真要巡視、訪查,哪裡有先通知的道理?

 這位蘇大人,要麼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巡視各縣的時候擺擺官威,

 要麼就是別有所圖,八成是為了各縣口袋裡那點銀子來的。

 不過這樣一來,倒是好辦了。

 “大人,今日泉州府的商戶們都來了,想要拜見一下大人,泉州商會會長,王家族長王之榮也來了。”

 “王之榮?”

 蘇謹笑笑:“這位王族長和王大人都姓王,莫不是...”

 王琦嚇了一跳:“大人,泉州王家在前元時就是本地豪族,在泉州本地也是大姓!

 很多人都和王家有關係,下官不過是一個偏支罷了。”

 “看你緊張的,本官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蘇謹笑笑:

 “既然是王大人引見,那本官是一定要見見的,你帶路吧。”

 “多謝大人。”

 王琦引著蘇謹去了偏廳,果然幾十號錦衣華服的商人,早已等候在此。

 見蘇謹進來,紛紛行禮:“見過府臺大人。”

 商人,蘇謹最喜歡了,但與他不是一心的商人,蘇謹就沒那麼喜歡了。

 在鳳陽早不知與多少商人打過交道,蘇謹淡淡一笑:“都坐吧。”

 坐下之後,蘇謹也不吭聲,默默打量這些人。

 尤其是坐在首位的那個老頭——王之榮。

 王之榮已過花甲之年(60),但仍掌控者整個王家,不願放權。

 少年貪色,老年貪金,這句話映照在王之榮身上一點都不過分。

 前元時,他王家就負責整個泉州府的‘包稅’,藉助這個權力,漸漸由一個普通商戶,變成了泉州第一大族。

 朱元璋上臺後,王家又積極為大軍籌措軍糧,協助治理地方。

 結果王家不止沒被老朱清算,反而在大明前期,保著許多子弟進入了大明官場。

 王之榮很聰明,他很少與朝中官員密切往來,更不站隊、拉幫結派。

 郭桓案後,泉州多個府、州、縣出缺,他使動金銀,安插了不少族中子弟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