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劉敏劉智伯(第2頁)

 王燁決定用火藥,就是另外三個人心中再有各種思慮,這事還是就定下來了。

 而不僅是火藥,還有王燁本人。

 “對火藥最懂的人除了凌振大概就是我了。”

 王燁的理由很充分,三人對視一眼,都沒有阻攔的理由。

 ··· ···

 王燁他們在商量尚州,高麗朝廷也在商量尚州的事情。

 “尚州真這般棄了?”王俁問道。

 開城高麗皇宮內也是小會,不過五個人罷了,王俁,李資謙,金富轍,拓俊京,王字之。


 五人站位也挺有意思,王俁居中上位自坐,李資謙站在大堂中間,高麗王座的椅子和臺階不高,李資謙又身量頗高,兩人一站一坐,視線上倒是一般高度。

 拓俊京站在李資謙左後,微微躬身,看上去倒是有李相左膀右臂的意思;

 金富轍坐在大堂右側,有几案筆墨,此時還是個記錄員,高麗王俁心腹;

 王字之則站在王俁右前方,面向李資謙站著。

 “之前也已經試過,打不成的,陛下何必舊事重提?”李資謙道。

 “如今尚州樸氏挫敗梁山,斬首過千,實乃大勝。若這般不作為,豈不讓忠誠志士寒心?”王字之道。

 雖然對樸氏算不算忠臣志士心知肚明,但是作為在場的不多的高麗王心腹,有些話需要替王俁說出來。

 “斬首過千有沒有水分且不說,尚州那般小城真能擋住梁山?”拓俊京反問道。

 “這···”王字之不說話了。

 所有人都明白,尚州或許能攔住梁山一時,但是絕對不能永遠攔住梁山。

 呃~

 也不一定,可能樸德雙認為自己能守得住尚州,不好說。

 “若是尚州不能守,哪裡能守?”王俁道。

 作為皇帝一般不會親自這般下場掰扯,只是如今也沒那個心情讓王字之去猜測轉述自己的想法。

 “老臣以為,尚州到清州,到忠州,皆為山路,道路難行,大軍施展不開,真正的決戰,還是放在廣州為好。”李資謙說道。

 “廣州?哈!廣州!”王俁氣急反笑。

 頓了頓,王俁吼道。“廣州離開城只有一百六十里!”

 “所以補給方便,兵士集結也方便。”李資謙道。

 場面一時有些寂靜,這就是小國的悲哀,南北不多千多里,動不動的人家就能打到你都城門口。

 “國丈到底是如何想的?”王俁皺眉問道,一語雙關甚至三關。

 李資謙沉默片刻,跪倒在地,“老臣或許有些跋扈,想著做個權臣,可老臣從來不曾想過做亡國之臣!”

 王俁一愣,這國丈平日裡就是個心思深重的,今日怎的這般實誠?

 “廣州確實是最適宜防守之處,如今高麗已經陸續徵發動員軍隊十萬,再有兩軍六衛,十五萬大軍還是有的。而北界邊軍,之前因為完顏阿骨打異動於來流河,北界邊軍不得不返回北方防線,如今既然確認完顏阿骨打是起兵反遼,咱們北疆安穩,即可抽調邊軍南下,先將海州那邊的杜壆給攆下海。”李資謙說道。

 “國丈忠貞,且請起身。”王俁面色稍霽。

 “謝陛下。”李資謙起身。

 “那杜壆如何?”王俁問道。

 問的是拓俊京。

 拓俊京看了看李資謙,還是拱手道,“那杜壆乃是世間良將,武藝天下無雙,為帥沉穩機敏,絕非易於之輩。”

 “比卿家武藝還好?”王俁問拓俊京,拓俊京王俁是知道的,武藝很好。

 拓俊京苦笑道,“若非末將機敏,已經被這杜壆斬了兩次了,與他交戰,主將最好離帥旗遠一些。”

 後續拓俊京要主持廣州方向防守,所以邊軍這邊的指揮元帥,由朝廷這邊指定,大概會是光州之戰死裡逃生的崔宏宰。

 畢竟高麗如今能指揮數萬大軍的元帥也已經是不多了。

 “人力終究有時而盡,還能有殺不死的人不成?”王字之皺眉說道。

 “末將曾埋伏過他兩次,一次用替身,以弩箭伏之,結果被他用蛇矛把弩箭撥開,一合斬將奪旗。”

 “第二次用陷坑,被他宛如未卜先知般躲過,床弩也試過,沒成,戰場之上,他一旦衝鋒,那梁山軍也會拼命···”

 “俊京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到底不過一個人罷了。”李資謙皺眉說道。

 “是~”拓俊京躬身叉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