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又有人送錢(第2頁)

 梁山如今還有五萬多人,已經是清淨了許多,等自己再領著燕雲騎離開,那就真的···

 好吧,依舊是很熱鬧的,蓋房子都只是給三萬人蓋的,五萬還是多,罷了再蓋房子就是了,希望下次回來,別把斷金亭給我蓋沒了,時間那麼久了,還是有些感情的。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還別說,王燁唱的挺有那麼些味道,穿著絲綢短衫,略扎著頭髮,半眯著眼,躺在在斷金亭下的搖椅上,還真有點公子王孫的那個味道。

 就是王石頭,也覺得好久沒有見到自家少

爺這般開心悠閒了。

 似乎自打上了梁山,就一直端著,趕著,總是不得閒···

 當然,如今閒在這裡,王石頭也明白,王燁不是沒事做,差不多也該出發到高麗主持大局了,如今是在等人。

 等酆泰,原本應該已經到了的,可是如今找不見了~

 不過大幾千人馬,足夠縱橫各州府,也不見動靜,許是迷路了吧~

 許是上天看不過王燁那麼悠哉,別人看著這旱情心急如焚,而王燁在這裡還能唱小曲,於是~

 “主君,聞軍師請您回聚義廳。”縻貹說道。

 大夏天的還穿著半身皮甲,身上揹著自己的長柄戰斧,雖然看上去是有些大病,但是縻貹不覺得,馬上就要跟著寨主上戰場了,萬不能大意了。

 “這般天氣,不宜外出啊,何事?”王燁心中是八百個不想起,但是身體還是很自覺的,已經坐起來,正找鞋呢。

 “官人,奴來吧。”趙元奴彎腰躬身,嫋嫋婷婷豆蔻之年,但是已經是婀娜有致了。

 王燁看著趙元奴,才十四歲啊,就這麼早熟的嗎?

 心中默唸未成年人保護法,轉頭看向眼觀鼻鼻觀心的縻貹。

 “問你呢,什麼事有說嗎?”

 縻貹撓撓頭,甕聲甕氣道,“好像山下來了幾個人,帶著十幾個人,抬著十幾個箱子,來投山。”

 王燁收拾了儀容,在趙元奴的伺候下簪好了頭髮,“上山的人那麼多,這幾個有什麼特殊?”

 “俺也不知道~”

 “那走吧,咱們去看看。”

 王燁說上山的人多,自然不是吹牛,呼延灼雖然人已經到了濟州島,但是說的話,王燁還是記得的。

 所以從以前的被動吸引百姓投山,如今王燁已經在安排人主動去做這個事情了。

 而上山百姓人多少,不僅取決於王燁主動與否,關鍵是看天。

 前年雨少,去年雨大,上山的百姓就多,而今年,天氣太熱不說,也不怎麼下雨,旱情比預想的還要嚴重。關鍵這個時間點不好,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從三月初開始不怎麼下雨,雖然不至於絕收,但是減產比較多是必然的,當然如果現在下雨就更麻煩了,小麥在地裡發芽都有可能。

 而在梁山打敗十萬朝廷官兵的情況下,遇到災情上山做賊,甚至拖家帶口的上山做賊,就是很機智的選擇了。

 靖康之前那些年,天災**不斷~

 朝廷不知道梁山在高麗的明細,但是梁山周邊的百姓是知道的,不僅知道打到了哪裡,還知道四口之間大概就能分到二十畝良田,每年能攢下二三十貫家底,還知道那邊人頭稅是一貫,勞役是一個月。

 一年只收兩次稅,平日裡從來不騷擾百姓,而且修路、挖河除了徭役期,都是有工錢的~

 梁山是給士卒放假的,如果是人在高麗,家在大宋的,探親假一放就是兩個月,畢竟路上來回都要一個月。

 誰沒個三親四舊的,所以這些事情知道的就多了。

 這世上要麼事情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要麼就是所有人知道。

 梁山泊所在京東西路,總人口三百多萬,京東東路更是近四百萬,雖比不上兩浙路八百多萬人口,也算稠密了,這般情況下,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開了。

 所以這上山的幾個人到底有何特異之處?

 “寨主!”

 “主公!”

 “主君!”

 “恩公!”

 稱呼雖然不統一,但是不重要,都是自家兄弟。

 寒暄已畢,王燁居中坐了,這才有聞煥章領著四人走進來。

 一番介紹之下,王燁才知道,今日天氣大好,果然是有好事臨門,竟有好漢來投,這四位好漢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