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 作品

第321章 駙馬爺的驚人之言(第2頁)

 如今恐怕再找不到,比科舉制還要公平的官吏選拔制度了。

 魏皇眉頭一凝,“你的意思是,今後文官,無論身份,無論背景,無論地位,若想入仕,都需經科舉這一關?”

 秦羽點點頭,“如果陛下若想今後我大魏官場,擇優而仕,那就需如此,世上本沒公平可言,我們能做的就是相對公平,給天下寒門平民子弟以公平。”

 魏皇瞭然,轉頭看向周圍肱骨,“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張子安率先揖禮, “老臣同意。”

 張子安肯定是第一個同意。

 如果蘇伏在此,肯定也會舉雙手錶示贊同。

 這就是張子安和蘇伏心中的理想,這才是最符合天下百姓利益的官吏選拔制度。

 官吏選拔,本就不應該看出身背景,看的應該是能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眾肱骨紛紛揖禮應聲。

 魏皇同意。

 張子安同意。

 他們自然也同意。

 關鍵駙馬爺說的是真有道理。

 世家大族這般壯大,察舉制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見眾人同意。

 魏皇又轉頭看向秦羽,“駙馬,那你現在說說,如何對科舉制進行改革。”

 秦羽緩緩道:“當然是對科舉制進行明確規定,讓每一環都正規起來,讓不法之徒沒有漏洞可鑽。”

 “首先,規定選拔流程,在郡城設立院試選拔出秀才;在州府設立鄉試選拔出五十名舉人;在金陵城設立會試選拔出三百名貢士;在皇宮設立殿試,選拔出進士和狀元,榜樣,探花。”

 “第一年春進行院試,第一年秋進行鄉試,第二年春同時進行會試和院試,第二年秋同時進行鄉試和殿試,以此類推,保證我大魏人才選拔不斷......”

 秦羽說的很明白了。

 如此一來,即便從大魏十三州六百五十名舉人中選出三百名貢士,即便江南子弟多才俊,那也不過是五十名貢士。

 這樣就徹底截斷了地區官吏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