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第2頁)

 “子曰:人有可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盡心下》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亂世之中,我們儒家應當以民為本,救世安民,方能真正遵循聖人之道。若是眼睜睜看著世人受苦,那便是對儒家之道的背離。”

 “看來你對儒家之道有自己的理解,《論語顏淵篇》中有言:子曰:為政以德,確實如此。可亂世之中,君王昏庸,我們即便以德為政,又如何能夠改變亂世之局?”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中就有解釋: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若是君王昏庸,那便是將惡播於眾,與離亂天下,這樣的君王,自然不能稱之為君王,學生認為,我們儒家可以在亂世之中以仁為政,但治國者,卻不是君王,而是百姓。只要百姓真正擁戴以德為政的儒家,那亂世就能夠被拯救。”

 “好,那若是亂世之中,有另一個儒家崛起,他們主張以暴制暴,以亂治亂,以戰止戰,你又將如何面對?”顏正繼續問道。

 。。。。。。

 顏正此時的話語逐漸變得偏激,語氣也更加強硬,他要做的就是給詞宋以壓迫感,看看他在自己的高壓之下,是否還能保持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