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185賞功(第2頁)

 呂錦段徐徐說道:“相較而言,像許道友。”

 何東行點頭。

 相較於

 初時不特別驚人,但隨著時間推移,漸漸開始顯出不凡,上升勢頭始終迅猛,彷彿沒有難關險阻可言。

 一般而言,修行總是隨著境界增長而耗時漸多,越來越艱難。

 當年的許元貞一路行來,卻給人一種不急不緩勝似閒庭信步的感覺。

 走著走著,就把同期的人遠遠甩在身後。

 而現在,又添了一個雷俊。

 另外一邊還有始終高歌猛進的唐曉棠。

 另外兩大道門聖地的宿老何東行、呂錦段見了,心中感慨良多。

 “唐廷帝室的來賓在那邊。”嶽西陵和葉東明的視線這時一起望向遠方。

 何東行、呂錦段也一同看過去。

 來者略微出人意料,卻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換去獵裝,一身宮廷仕女盛裝打扮的楚羽,作為觀禮嘉賓出席此次大典。

 只是她這次不是代表蘇州楚族,而是作為唐廷帝室的代表。

 “吳越平亂之後,聽說楚居士並未回返蘇州,而是直接回京。”葉東明微笑頷首致意,楚羽遠遠看見,同樣微笑回禮。

 兩人一個蜀山派長老,一個女皇親信,看上去都全然忽視了自身另一重身份屬性。

 只是他們自己不在意,其他人卻會關注,故而時不時向二人行注目禮。

 葉東明身旁嶽西陵語氣如常:“陛下設殿前東西兩閣,由蕭、楚二位居士主持。”

 “陛下新登基,自有新氣象。”葉東明含笑說道。

 嶽西陵輕輕點頭。

 大典直至晚間,待大典結束後,新任天師唐曉棠將再赴後山祖陵禁地。

 雷俊等四人,會同其他府里長老,隨元墨白三位高功長老一起再同諸位觀禮嘉賓做答謝回禮。

 “有勞二位前輩,萬里迢迢來龍虎山觀禮,招待不周,萬望見諒。”

 因為早先赴巴蜀的緣故,雷俊這趟負責招待何東行與葉東明等蜀山派中人。

 何東行、葉東明他此前都有打過交道,眼下自不陌生。

 葉奇、葉馳峰等人已經幫晉州葉族在雷俊心中掛上號。

 不過此刻面對蜀山長老葉東明,雷俊一切表現如常,禮儀周到,令人賓至如歸。

 葉東明亦微笑:“我道門再出天之驕子,實在可喜可賀。”

 雷俊:“前輩太過獎了。”

 這趟還另有熟人紀川。

 “雷道友,恭喜恭喜。”他笑著將一隻縮影囊交給雷俊:“一點巴蜀特產,見笑了。”

 “紀道友,久違。”雷俊謝過,也不看縮影囊裡具體什麼,先收下。

 早知紀川等人要來,雷俊亦有準備,特製一批靈符相贈。

 他說道:“這趟該我做東道,盡地主之誼了。”

 紀川笑著搖頭:“龍虎仙山,久仰大名,我也很希望能有機會領略龍虎風光,但這趟恐怕不行,時間太緊,觀禮之後,我需要和師父、葉師叔他們一起儘快返回巴蜀,只能等下次機會了。”

 雷俊:“這麼急?”

 紀川頷首。

 他面上笑容收斂,變得認真:“巴蜀近來有些不太平,我們不得不慎重……雷道友聽過盛康王吧?”

 雷俊:“所知不多,只在師門典籍上看過少許文字記載,但近於野史傳說。”

 所謂盛康王,並不是大唐封王。

 而是指昔年大唐皇朝得天下之前,前朝大隋皇朝盛康太子。

 前朝覆滅,群雄逐鹿,大唐太祖開國。

 昔年隋皇早亡,盛康太子則不知所蹤,傳聞中隱入西南。

 不過那歷史已經非常久遠,就算前朝盛康太子當時真的逃出生天,如今也早變作一抔黃土。

 只是時不時便有傳聞,前朝盛康太子有後裔留存,難辨真假。

 世人習慣上以盛康王相稱。

 不過就算真有前朝血脈在,江山國運也早不在他們身上。

 當然,帝王天子道本就歷來只容兩人修行,前朝皇室其他成員自有家學淵源,之後一併傳下。

 常理來說,前隋當年不得人心,即便後人重新舉起大旗,響應者多半寥寥。

 “但這次,有些不同。”紀川皺眉:“中土大唐範圍內,似有人暗中扶持,南荒那邊,也有異動。”

 雷俊微微頷首,若有所思。

 紀川:“當今陛下,囑咐本派查證西南相關事宜,本派亦不希望亂起西南,波及巴蜀,故而掌門有命,接下來將專門組織人手,赴西南群山查訪。”

 雷俊打了個道家稽首:“多謝道友相告,本派也會幫忙留意南荒動向。”

 紀川:“如此,貧道先謝過。”

 往年天師府接待唐廷帝室,一般都由上官寧負責。

 今年上官寧有心淡化相關色彩,故而由元墨白接待楚羽,同時有楚昆隨侍一旁。

 等雷俊送走紀川、何東行、葉東明等蜀山中人,楚羽也正要告辭離開。

 “天師有吩咐,想請楚齋主多留些時日,和您敘舊。”雷俊言道。

 這所謂的敘舊,顯然不懷好意。

 某位新科天師在一般人面前都嘚瑟得厲害,何況是她以往看不大順眼的楚羽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