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作品

第181章 好一條瘋狗(1)(第2頁)

 只是朱允熥覺得這事肯定沒這麼簡單。

 而且,擺在他眼前的現在還有個難題,這些所謂的使者,見還是不見?要不要送到京師來?

 若不見,這些人的下場就是咔嚓一刀。

 若是見,該用何等的禮制相對。

 思索片刻之後,朱允熥還是覺得,得見。

 不但要見,而且要大張旗鼓的見。

 首先,隨著這些年大明的國力高漲,讀書人群體之中,尤其是那些理學名家們有一種說法塵囂日上。

 “治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藝!”

 這種說法很是得到朝中官員們的認可,也大行其道。

 可以藉著這些所謂的使臣,給朝臣們來一次地理科普,讓他們看清天下和世界的區別。同時,既然這些人從萬里之外而來,無論是坐船還是走陸地,都要有地圖吧?

 有了地圖,大明朝可以藉著護送使者回去的名義,趟趟道兒,就當是踩點了。這種官方的開拓效果,遠超民間百倍。

 這些人的到來,可以作為全面放開海禁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未來百年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風雲激盪的時間,大航海時代使得東西兩方的距離再一次被拉進,同時也能帶來巨大的財富。

 除了財富,更重要的是開闊國人的視野,用事實改變傳統士大夫對於世界的看法。

 歷史上大明不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可是自己給廢了。文官集團故步自封,皇帝們長於婦人太監之手也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所謂的天朝上國,是靠著歷史的慣性在維持一方霸主的地位。直到後來的滿清,等西方人經過大航海的沉澱,如狼似虎而來的時候,就再也抵擋不住了。

 抵擋不住,並非是技不如人。

 更可怕的是,不願意睜眼看世界不願意瞭解。

 就好比滿清同治皇帝的老師,理學大家,天下讀書人的清流領袖。

 他居然對同治皇帝說,“世上哪裡有許多國家,大抵英吉利國,法蘭西國,俄羅斯國,日斯巴尼亞是真有的。其他各國,都是洋務派編出來騙皇上您的!”

 看看,皇帝的老師都愚昧到這個德行,那這個國家得落後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