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141、大英自有國情在此(求訂閱!!!)(第2頁)

 國人形成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的概念,是因為全盤引進西方思想被灌輸的結果,這是不對的。

 ……

 聽到這裡,石錦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他本人以及後世很多網友,都對歐美列強有個刻板印象,認為他們貪婪蠻橫。

 卻從沒有仔細想過為何同樣是貪婪蠻橫的種族,為什麼盎格魯撒克遜人能夠開創工業革命殖民全球,而滿清卻只會愚弄奴役漢族子民?

 當然後世網絡上還有很多人,十分幼稚的把個人行為等價於國家意志。

 要知道一個國家是有很多人組成的,領導國家的也不是獨立的個人。

 而是一個集體或者一種意志。

 這種意志和集體考慮問題會在更高的高度,更加在乎的國家利益,而不是個人得失。

 是以石錦堂以個人想法,揣測內閣眾大臣的行為,就屬於典型的把個人想法等同於國家意志了。

 英國立國的根本就是‘契約精神’。

 英女王給石錦堂頒佈了皇家特許狀,那麼南華公司就是英帝國的一部分。

 你願意移民填充國土也好,利用土著人改造也好,都屬於你內部的事務,並不在英帝國的管轄範圍之內。

 除非殖民公司擺明旗幟反叛英帝國,就像美國那樣。

 十三個殖民公司聯合起來,在法國的幫助下,打退了英國政府軍隊得以獨立。

 否則英國女王和英國政府,沒理由對自己治下的殖民公司或者殖民地開戰。

 至於大英為何不怕殖民地反叛割據獨立,一是強大的皇家海軍,二是英國政府對於殖民地總督和殖民公司寬鬆的統治方式,三是大英帝國是世界第一。

 你獨立之後,臣民過的不如本土,人家自然不願意跟著你獨立。

 當然像南華公司這樣的特例太少,但是南華公司的體量太小了,佔據的土地越多,越容易對付,反叛只會被雷霆掃滅。

 除非南華公司發展到了美國十三個殖民地300多萬人口的程度,再重視也不遲。

 縱觀一戰之前的殖民時代,大英帝國旗下的殖民地中惟有美國,真正實現了獨自建國,其他的都只是有限自治。

 “王子殿下,你的話我應該懂了,我不該拿把清國官場上的‘陋習’帶入大英帝國這邊,是嗎?”

 聽到石錦堂這樣說,利奧波德王子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