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第2頁)

 可只要大熙軍度過這段危險的時期迫近平定縣,清軍在狹小的縣境內失去了機動的優勢,即便是平定縣失守,此戰大熙也必勝無疑。

 “東虜最擅圍城打援!”劉文秀用棍子在平定縣上點了點,提醒道:“執政,我軍以步兵軍團為主,東虜恐怕就是看準了我軍這點劣勢,才會不遺餘力的遮蔽我軍的偵察,利用其機動優勢和偵察優勢,擇地忽然包圍我軍主力並予以殲滅,這是在下能想到的東虜唯一的破局之法了。”

 “東虜在遼東能夠圍城打援,是因為明軍和他們有質的差距!”吳成身邊的湯志反駁道:“但堂堂對陣,東虜可有強吃我軍的把握?東虜若想對咱們圍點打援,恐怕只有想辦法讓我軍脫節或亂起來,只要我軍步步為營、抱團逼向平定縣,讓東虜找不到下嘴的縫隙,其圍點打援之策自然也就破了。”

 “湯將軍說的有理......”劉文秀沒有反駁,反倒點頭贊同:“但東虜或許不會有湯將軍這般認識,東虜沒有與大熙合戰過,對我軍的戰力評估只能參考明軍和他們自己,洪臺吉也得出手試一試才能摸準我軍的水平。”

 吳成點點頭,未置可否,目光轉向沙盤北方:“大同那邊是什麼情況?”

 “東虜鑲藍旗和漠南北虜破殺胡口、拒門口等長城關口入寇大同,權將軍尤世祿回報東虜見各地守衛森嚴,只是包圍了大同城,分兵四下抄掠,沒有攻打城池的意思......”劉文秀翻閱著一份情報彙報著:“雁門關等內長城關口也有東虜和北虜騎兵出現,但都只是小股騎兵,振武衛、寧武衛等內長城沿線寨堡都已經做好了戰備,東虜即便破內長城,也會陷在北線的要塞群中。”

 劉文秀挪了幾步,來到一幅地圖前:“麻侯從陝西回報,制將軍賀一龍所部已在寧夏衛準備,現在應該已經北出長城匯合漠北三部抄掠河套地區的漠南蒙古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