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第2頁)

 東虜也清楚這些屯田的重要性,皇太極自上臺之後,對遼東最頻繁的軍事行動,要麼就是武裝拆除遼東軍前出的堡壘堠臺,要麼就是在夏收秋收的時候派出精銳騎兵繞過錦州,攻打屯村屯堡搶掠新收的糧食,或者燒燬屯田裡還沒來得及收穫的糧食。

 此番皇太極攻伐朝鮮也是如此,令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領軍掃蕩錦州等地,祖大壽與之多次摩擦交手,互有傷亡。

 若是東虜攻陷錦州,單單依靠錦州左近兩千多頃屯田,起碼能供養上萬精兵屯駐,寧遠城戰略壓力會無比的巨大,基本沒有什麼防禦能力的前屯也必然陷落,遼西走廊的淪陷,不過是時間問題。

 失去了遼西走廊縱深防禦的山海關,和形同虛設沒什麼分別。

 但要守衛錦州,不可能只靠錦州一城困守,一座沒有外援和外圍友軍策應配合的孤城或許能夠堅持一年、兩年,但終究會淪陷的。

 但洪承疇手裡能調用的兵馬卻少得可憐,祖大壽要防禦錦州,他手下的兵馬沒法動,洪承疇能夠調用的機動兵力,只有駐紮寧遠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和駐紮在松山的東協總兵曹變蛟兩部,精銳家丁合在一起也才四千多人。

 京師的天子和達官貴人們想要和東虜議和,但他們也清楚唯有守住關寧防線、挫敗皇太極的謀劃,天子才有當兒皇帝的資格,已經在盡力為洪承疇籌措兵力了。

 勇衛營所部抽調了兩千精銳,副將周遇吉加總兵銜統率入遼,薊鎮和永密一線抽調兩千精騎,由薊鎮總兵唐通領軍入遼,宣府鎮抽調三千人馬,由新任宣府總兵楊國柱統率入遼,山東抽調五千精銳,由山東總兵劉澤清統率入遼,另有山海關總兵馬科和河南總兵劉國能,也各領六千兵馬援遼。

 除了鎮守山海關的川兵沒有動,天子幾乎將整個北地可以調動的機動兵力都抽調出來援遼,湊了個八總兵、兩萬餘精銳,以至於如今正在和高迎祥、羅汝才等部農民軍對戰的孫傳庭手下,都只剩下五千餘可用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