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第2頁)

 傅宗龍一愣,頓時反應過來,崇禎還是對洪承疇起了疑,擔心他會私下與武鄉賊勾結,故而才找了個理由將洪承疇調走,傅宗龍眉間一皺,趕忙說道:“陛下,洪巡撫久鎮西北,在山西陝西皆頗有威望,軍將大多信服於他,洪巡撫留在原位上,比去遼東發揮的作用更大……”

 崇禎眼中狐疑的神色更為濃烈,低頭盯著那封密疏看了一會兒,說道:“朕意已決,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一事就這麼定了,無需再議。”

 “陛下心意已決,臣自然遵旨!”傅宗龍低下頭去,嘴角卻抹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楊嗣昌說要擇一重臣居中調度,這重臣之位必然只能是他自己,那幾任督撫之中,傅宗龍、陳奇瑜熊文燦是楊嗣昌推薦上臺的,盧象升是個聽命行事、不黨不群的孤臣純臣,只有洪承疇,有威望有手段有靠山,而且心思叵測,到時候會不會聽楊嗣昌的號令,誰也說不準。

 所以楊嗣昌等人本來就準備找機會把洪承疇排除出去,只是如今還得靠他幫忙平定陝西、調動秦兵,所以才不得不和他合作,沒想到天子先對洪承疇起了疑,給了他們一個上好的機會。

 故而傅宗龍才借坡下驢,明著在幫洪承疇說話,實際上確實提醒天子洪承疇威望顯著、在山西陝西不少軍將對其信服,又有與賊寇合謀勾結的嫌疑,有了左良玉那個擁兵自重的前科,崇禎又怎會不懷疑洪承疇有擁兵自重的可能呢?

 只要有了懷疑,自然是先把苗頭掐死在搖籃裡最好,所以崇禎必然會把洪承疇調任他處,楊嗣昌也就能毫無掣肘的施展他的計劃,傅宗龍他們這些依靠於楊嗣昌上臺的督撫高官,也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

 “說起東虜,楊卿說河南匪亂一發不可收拾、武鄉賊死灰復燃,關節在於東虜牽扯了我大明太多精力…….”崇禎淡淡的說道:“所以與東虜和議之事勢在必行,傅卿,你如何看待?”

 “陛下,當初賊寇狼狽逃入河南,彼時若調動大軍圍剿,並非不能將之剿,是何緣由無法成行?”傅宗龍早就和楊嗣昌私下溝通過,胸中早有準備,當即朗聲答道:“是因為宣府新軍勾結東虜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