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頁)

 吳成點了點頭,如今大明的豬不是他那個時代常見的國外引進、育種改良後的大白豬,沒有大量的飼料或豬草餵養,明代的豬很難上膘,在江南比較富裕的地方,水草豐美、糧食產出高,可以規模化的養豬,而在山西這塊窮地,他們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自然沒什麼多餘的飼料去養豬。

 除非吳成能夠搞到番薯、玉米之類的高產作物,才能騰出一批糧食作為飼料,否則最多也就養個一兩隻而已,但不能規模化的養殖,養豬就是個虧本買賣,相比而言,雞鴨的出肉率和性價比要高得多。

 想到番薯和玉米,吳成又忍不住嘆了口氣,他是學農業出身的,知道這兩樣東西在明末已經被引入國內,但只在福建、廣東等地少量種植,他又不會飛,就算有錢都買不到種苗,短時間內是不用想這些東西了。

 更何況,如今的番薯和玉米也沒有經過育種改良,根本沒有抗寒的能力,在小冰河不斷侵襲北方的時刻,就算吳成拿到了它們的種苗也養不活,他也沒能力去搞溫室大棚,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凍死。

 “難啊!”吳成幽幽一嘆,他腦海中的農業知識不少,但大多都是建立在工業時代的科技基礎上的,在如今這個時代說是百無一用毫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