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馮木頭疼的事(第2頁)

 “特殊?”張廣年愣了下,抬起頭看著對方,突然想到什麼:“你是說那篇《鄉村教師》吧?”

 “是啊.讀者投票多,高達30萬,歷年來讀者投票數量之最,可是一篇看上去不太正經的,你說頭疼不?這個方明華,老是給人出難題啊。”

 “82年那一屆,中篇裡投票最多的前20裡,他的竟然佔了三篇!讓人頭疼,最後不得不捨棄兩篇。這次只有一篇,可竟然是科幻,票數又最高!”

 說到後面,馮木不禁搖搖頭。

 幹嘛票數最高啊?

 這讓他有點始料未及。

 當初初評委員會讓他定奪這篇科幻是否有參選資格的時候,他大筆一揮同意,結果導致現在這局面.

 是不是有點後悔?

 張光年聽了呵呵一笑:“伱別說,這方明華確實能折騰。你知道去年十月份第二屆新詩集評選會上,他也是評委之一,在會上把老艾懟的簡直下不了臺。”

 張光年不只寫,更是一名詩人,曾經創作了《黃河大合唱》《五月的鮮花》《屈原》等詩歌。

 而那首《黃河大合唱》,便是被冼星海譜曲,後世廣為流傳的那首歌曲。

 聽到張廣年說這話,馮木說道:“這事我隱隱聽說過,老艾確實有點不地道,自己不喜歡朦朧詩,但也不能假公濟私吧?”

 “是啊,評委們也都是人,都有自己的喜愛偏好,未免會把這些帶到評選中來.很正常嘛。”

 馮木聽了有些沉默,拿起小勺子挖了一口菜放到嘴裡,慢慢吃著。

 過了下才壓低聲音說道:“廣年,咱們私下交流下,你個人對這篇科幻有什麼看法?”

 張光年剛剛拿起一個饅頭,聽了這話他又把饅頭放在碗裡,說道:“說實話,我對科幻沒啥研究,也不太懂,但對於這篇我是很喜歡的。”

 “為什麼?”

 “因為我曾經也當過老師。”

 馮木知道他這段歷史,那還是三十年代,31年入武昌中華大學(現在的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後來退學到武昌安徽中學任教,寫出了有名的愛國歌曲《五月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