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支歌 作品

第八十七章 牢固基石用力夯(第2頁)

   同學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滿臉地疑問:“100分,誰啊?”

   陳老師笑道:“張力量,是哪位同學?站立起來,讓我認識認識?”

   張力量不好意思站立起來,這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轉向自己。

   陳老師笑道:“不錯,原來你就是(1)班的大班長啊!你考了100分,是我教的兩個班中的最高分!不過這卷子我先不給你,這節課我就拿你的卷子給大家講解吧!”

   張力量輕聲回了一聲:“好”,又在全班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坐回座位。

   從那以後,全班同學有不會做的數學作業,都會拿張力量的作業作參考。

   教《力學》課的周老師是z大學物理系的第一個博士,那時的博士是非常稀缺的高級人才。周老師就讀的j大學曾以優厚的待遇,讓他留校繼續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省城東方大學也曾以高薪聘用他;可是周老師都一一拒絕了,他博士畢業後,還是毅然回到了z大學,這些事蹟曾轟動了整個z大學,並被z市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過。

   z大學物理系讓周老師擔任物理教育(1)班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力學》的教學工作,既是對他的尊重,也是讓廣大學生儘快進入自己專業領域,從周博士身上學到廣博的知識和寬廣的情懷。

   周老師在教學中也非常耐心平和,沒有一點大博士的架子,他上完課,經常走到學生中間,解答同學們在學習中的困惑,與同學們聊新聞、談理想。

   張力量和全班同學都很喜歡這個博士畢業的大哥哥。

   周老師在講解《力學》這門課時,常常高屋建瓴,非常注重物理模型與物理思想的教育,他常常提醒同學們《力學》這門課,主要學習力學上的兩種運動模型:第一種質點模型,就是忽略物體的大小,形狀,只考慮物體的質量,該模型主要用於物體的平動上;而第二種剛體模型,就需要考慮物體的形狀大小、質量分佈,但不考慮物體的形變,主要用於物體的定軸轉動問題上,更復雜的空間運動可以看成是質心的平動+繞質心軸轉動的組合。

   張力量在高中就學過物理,做過很多物理題目,但是在周老師的仔細講解下,他方才明白每一個物理公式都是從數學上嚴格推導出來的:只要知道質點的初始狀態和加速度,就可以精確預判出質點在不同時刻的運動狀態,這就是質點運動學的精髓;而質點動力學則解決質點在外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由newton第二定律f=mdv\/dt可知:“力f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dv\/dt)的原因,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是由慣性質量m來衡量的!”

   張力量通過學習“質點系動量定理”和“質點系動能定理”,終於明白了用整體的觀點、系統的概念求解多質點的運動,要比分別求解多個單質點運動要簡單的多,這是因為放眼整體,可以忽略系統中各質點的內力作用,而個體的運動內力和外力是需要同時考慮的,因此求整體的運動可以忽略整體內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要優於分別求解個體的運動。這與哲學上“整體法可以忽略次要因素,可以簡化問題,放眼大局;而個體法,卻要糾結個體間的細枝末節,主次不分,不能迅速抓住主要結論!”是相通的。

   張力量將自己學習《力學》的心得,與周老師交流時,周老師聽完了,先是驚訝,後又鼓勵說:“力量,你說的都對,看來你不但物理學得好,你的哲學也不差吧?”

   周老師剛說完,馮山就插話道:“周老師,我們班長入學成績可是我們班的第二名,他各門功課都是我們班最優秀的!”

   王磊也笑道:“是啊!班長可是一個大書蟲,他的哲學、歷史學知識也豐富的很,他最喜歡去圖書館,鑽研他的c國曆史!”

   周老師笑道:“張力量,你們班是我帶過的學習氣氛最濃的一個班級,以後你畢業了,就繼續跟我搞科研吧?”

   張力量推辭道:“周老師,我還是一個學生,哪懂什麼科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