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總有人要倒黴(第2頁)

 

 為此他們發明創造了很多歷史,馬扎爾人先祖英勇無敵,作為亞洲人征服了歐洲,作為歐洲人又成功守護了歐洲。
 

 愛爾榭貝特·巴託利,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吸血鬼女伯爵,傳說中她為了永葆青春,而在三十年間瘋狂殘害了650名少女,另有傳說為三千人。
 

 而西方童話中另一大反叛藍鬍子的原型,法國的吉爾德萊斯元帥也只是在八年間殘害了三百男童。
 

 愛爾榭貝特·巴託利將少女們的血液榨乾,用來飲用和沐浴。
 

 總之這樣一個人應該和好人不沾邊才對,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愛爾榭貝特·巴託利被硬生生洗成了對抗奧地利人的民族英雄,因為她將自己身邊的德意志族侍女都用來榨汁了。
 

 與瘋狂洗白馬扎爾英豪相對的是對其他民族英雄的抹殺,幾乎所有斯拉夫人的英雄都成為了野蠻、無知的強盜,而德意志哲學家則是一群自以為是的小丑,至於意大利古羅馬時期的先賢更是一無是處的廢物。
 

 強盜這個詞深深地刺痛了克羅地亞人的心靈,因為他們歷史並不以劫掠為恥,但這不代表他們喜歡被說成是強盜。
 

 事實上克羅地亞的民族主義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匈牙利人的刺激,匈牙利人對於語言和文化的抹殺導致了克羅地亞人強烈的反抗心理。
 

 於是乎便有人開始蒐集、整理克羅地亞歷史和語言意圖反擊匈牙利人,在這種對抗中克羅地亞民族主義逐漸覺醒。
 

 與克羅地亞人相比,塞爾維亞人就要慘得多了。
 

 首先塞爾維亞族人口太少,同時由於居住地相對分散,除了伏伊伏丁那都很難聚集起足夠的力量。
 

 在巴納特、斯拉沃尼亞、克拉伊納這些地方也有塞爾維亞人的聚落,但力量都不是很強。
 

 塞爾維亞人其實算是一個比較積極響應新匈牙利號召的民族,他們的代表熱情洋溢地參加了在布達佩斯舉行的誓師大會。
 

 塞爾維亞人雖然在奧地利帝國屬於邊緣民族,但是他們也想擴大自治權,畢竟有匈牙利珠玉在前。
 

 不過當塞爾維亞代表見到科蘇特表示希望擴大塞爾維亞人的自治權,最好能分得一塊土地的時候卻被告知。
 

 “自由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承認祖國的居民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劃分出等級或特權群體,它把共同自由的福音給予所有人,不分語言,不分宗教。”
 

 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塞爾維亞人的代表還是決定繼續聽下去,畢竟聽上去很高大上的樣子,又提到了平等和自由,這樣美好的詞語想必不會太壞。
 

 然而很快他們就失望了,因為科蘇特真正想說的是。
 

 “王國若要統一,那麼匈牙利語就必須是官方唯一語言。”
 

 終於在對抗奧地利帝國的誓師大會上科蘇特莊嚴地宣佈:“在匈牙利神聖的王冠之下,我只承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大馬扎爾!萬歲!”
 

 “萬歲!”
 

 會場內歡聲雷動,但是塞爾維亞人的代表卻悄悄溜出了會場,他們想要的是恢復族長制,並且從奧地利帝國分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而不是來給匈牙利人免費打工。